“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一直是一些窗口服務單位的真實寫照,被群眾所詬病。記者近日走訪調查發現,盡管近期在輿論監督的壓力下,一些窗口單位的服務態度有“陰轉多云”的暫時變化,但仍存在管理環節繁雜、辦事程序模糊不清等問題,服務態度不佳、辦事效率低下等老毛病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辦一個手續跑4趟:“總有一種理由拒絕你!”
21日,記者來到北京市三里河東路的國家工商總局,門口散落著幾群人,有些人夾著公文包,手里還拿著一大疊材料,一看就是來跑手續的。從太原來的喬常青,在辦理窗口發現某個細節審核不能通過,按規定要等網上注銷后,再來柜臺辦理。喬常青告訴工作人員,大老遠跑一趟不容易,如果不違反原則,能否憑材料當面審核。令人欣慰的是,7號窗口的工作人員出忽意料地顯示出了“溫情”的一面,當場就給他們重新辦理了審核。盡管如此,喬常青辦完業務后還一臉是汗,他告訴記者:“如果今天不給辦,我也無話可說。但這樣一來,就又要耽誤一輪時間,省里正催著公司上馬呢”。喬常青建議,對于有些不太影響原則的情況,應該可以考慮變通,盡量給予群眾方便。
和喬常青的經歷相比,在北京開公司的小童就沒那么幸運。說起這幾年因辦理各種手續與工商、稅務等部門打交道,小童感慨道:總體上還算順利,但總有些細節讓人不痛快甚至煩心,而耗去的時間和精力更是苦不堪言。“最近一次辦公司股權轉讓的經歷,光在北京地稅局的天橋稅務所就跑了4趟。”小童向記者訴著苦水,“他們總有一種理由拒絕你!”
第一次,他首先向工作人員索要“一次性告知單”,卻被告知“沒有”。他說“那您說我記,回頭我照著一樣樣備齊”。
第二次,他按照單子所列材料一一擺在業務員面前,工作人員捋了一遍,答復“少帶一樣,因為當時沒想起來。”
他早有心理準備,不厭其煩,又來了第三次,被告知轉讓合同要開印花稅票,該稅務所偏偏開不了這個票,無奈,又被發配到另一處辦理。
第四次,所有都齊了,稅務所上班前他就在門口等,打算早辦完早完事。沒想到,業務員說領導還沒來,要等。一個多小時過后,在辦理過程中他發現,這位“領導”其實當時就在工作人員身后。
窗口單位辦事難究竟“卡”在哪?
“我本身是學法律的,更覺得基層一些政府部門的做法離依法行政很遠。”小童無奈地說。那么,窗口單位辦事難究竟難在哪,癥結出在哪里?
首先是服務理念的問題。“政府為老百姓辦事,立場在哪兒?”小童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有的辦事員在老百姓面前趾高氣揚,觀念上就認為和老百姓之間是管理關系而不是服務關系。許多審核內容,管理機關覺得理所應當,而老百姓并沒有知曉的渠道,部門間相互推諉,一步步跟擠牙膏似的,卻沒有向老百姓提前告知。”
其次是一些部門把著權力不放手,故意刁難群眾。小童在辦理股權轉讓時發現,許多問題通過技術聯網的方式都能解決,資料在幾個單位內部網絡中可以共享,不用讓老百姓再多跑一次腿,拿著材料在兩三個審批部門間重新遞交。“而現在是,不少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把著權力不放手,有些用權力和需要辦事的老百姓做交易。”小童說。
三是監督機制不完善。“盡管許多辦事機構都設立了投訴窗口,但事實上告給誰?告了有用嗎?久而久之,都麻木了。”小童無奈地對記者說。
專家解讀:加強監督完善獎懲機制
“當前,到一些政府機關辦事難,已經成為群眾深惡痛絕的一種社會現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其本質是反映了一些政府機關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之風甚為嚴重,‘為人民服務’宗旨仍只是落在口頭,而沒有落到實處。”
“根本辦法就是要加強管理。通過行之有效的考核措施,完善獎勵和懲處機制,加強對公務員隊伍的統一管理。”竹立家介紹,在日本、新加坡等國,對公職人員的管理十分嚴格,發現問題立即處理,輕則警告、扣薪水,重則當即開除。因此,這些國家的公職人員對老百姓都是客客氣氣的。
“而我國在這方面獎懲機制需要完善,還有些不好的風氣,官員干得好干得壞一個樣,甚至是與領導關系搞得好能升官,老老實實辦事但和領導關系不好的,就要坐冷板凳。其結果是,一些干部都是圍著領導轉,而不是圍著群眾轉。”
竹立家指出,當前中央開展“四風”問題專項整治,其中“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直接影響到政府的信譽、形象和職能,關系到老百姓對政府的滿意度。“解決政府機關辦事難,要切實加強對公職人員的監督,特別是對一些領導干部、重要崗位公職人員的監督力度,防止腐敗問題滋生。”竹立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