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首批“小額冠名慈善基金”簽約儀式舉行
承諾: 違規使用如數奉還 “這次活動,充分展示了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的慈心之情、善舉之意。”在昨日的小額冠名慈善基金簽約儀式上,石家莊市民政局調研員、石家莊市慈善總會副會長許同揚向社會鄭重承諾,石家莊市慈善會所接受的善款接受社會各界、新聞媒體和有關部門的監督。捐贈善款如發現違規使用的的現象,將如數奉還給捐贈者。 特寫 讓人淚奔的五保戶“二牛基金” 坐在簽約的會議室里,一位老人拿著筆顯得很拘謹。記者走過去詢問得知,老人叫趙二牛,今年64歲了,是平山縣宋家口村的一個五保戶,現在在大經街上天滋嘉鯉小區看大門。不善言談的趙二牛告訴記者,他是跟隨石家莊“一家人”協會的志愿者們一道趕來的。 石家莊“一家人”志愿者協會的溫德軍勸他:“你也沒什么錢,你就別捐了。”趙二牛不聽,非要來。趙二牛告訴記者,因為家里窮,他年輕時也沒能成個家,現在是無兒無女的五保戶。村里很照顧他,每個月他能領到60元的五保老人津貼。 這些年趙二牛一直在省會打工,前些年當清潔工掃馬路,因為是臨時工,也掙不了幾個錢。這兩年歲數大了,好不容易找了份小區物業門衛的活干。現在每個月能掙1000元,他每月花400多元在東馬路上租了個平房住。“我一個月掙1000元,還領60元,比起早些年,我現在條件好了。我想捐100元幫幫那些沒錢念書的孩子。”淳樸的趙二牛告訴記者,他特別能理解沒有人管,沒錢吃飯、上學的苦孩子熬日子是啥滋味。 因為不會寫字,協議是工作人員代簽的,記者在趙二牛的協議上看到,老人把他的愛心基金命名為“二牛慈善基金”,捐助意向就是幫助貧困孩子上學。 窮幫窮是傳統做慈善不能等 身材高瘦的趙錫武今年64歲,昨日他是代表全家8口人來的,包括他和老伴、兩個女兒和女婿,加上外孫子和外孫女。“十三年前,我倆閨女同時上大學,我和老伴愁壞了,借了8家親戚朋友之后,總算湊齊了兩個女兒的學費。”說起自己獻愛心的初衷,趙錫武感慨道,他最理解人在困境時的心情,窮幫窮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現在,全家人有著一個共同的心愿,盡微薄之力,用這點錢幫助那些需要資助的貧困學子和孤兒們。“我們這次捐了500元,基金的名字定為‘新目標’,是希望讓需要資助的孩子得到幫助后,樹立嶄新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努力。”這位64歲可敬的老人告訴記者,他每年都會無償獻血,愛心不分大小,也不是富人的專屬,他們一家人都是工薪階層,他已經64歲了,他常常想,什么時候才算富有呢?愛心不能等、慈善不能等,等到老了,行動不便了,再想獻愛心就更難了。 律師捐款“讓窮人打得起官司” 在昨日的“小額冠名慈善基金”簽約活動中,李晨曦是惟一的一名律師。這次他命名的基金為“李晨曦律師法律援助基金”,基金主要用于困難人群的法律援助。“在辦案子的時候,我經常會遇到那些家庭困難、卻需要打官司的困難市民。”李晨曦說,這些人打的官司通常為婚姻、繼承和遺產,所以在打官司前幾乎都沒有支付訴訟費的能力。因此他想,自己可以先免費為他們打官司,如果官司贏了,當事人得到了應得的財物,他才會收取相應的費用。當然這些費用,李晨曦自己不會要,而是將錢放到市慈善總會的“小額冠名慈善基金”中,用這些錢幫助其他需要法律援助的當事人。“其實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我們律師事務所有30多個律師,他們幾乎都有這種想法。”李晨曦說,希望他的基金能為更多弱勢群體維權提供幫助。(記者 蔡艷榮/文韋佳、實習生張航/圖) |
關鍵詞:慈善,愛心,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