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體育能有“大擔當”
對于航母或其他有志于走向藍水的水面艦艇、潛艇的官兵來說,駐泊期間的岸上體能訓練都擔負著“儲能”的特殊作用。
但就像一塊蓄電池,如果只放電不充電,它的能量會慢慢耗光,直到“精疲力竭”為止。因此,如果需要在長時間的遠航中保持體能,你不能不時時刻刻保持“充電”狀態(tài),讓能量始終充沛——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世界級難題。
據說美國海軍的規(guī)定是,所有水面艦艇和潛艇上都應有健身設備,使艦員每周能進行3次、每次30分鐘的鍛煉。但對艦艇上的一群精力充沛的年輕人來說,這種訓練強度和時間長度都是不夠的;況且每逢重大作戰(zhàn)和演習,這樣的時間和強度也得不到保證。因為,正如前文所述,遠航時在艦艇上開展體能訓練的條件非常局限。
“我們的‘秘訣’,就是化大為小——把大體育分解成小體育,把集中練變?yōu)閭€人練,把趣味性體育活動和軍事訓練相結合,把強制練和個人愛好習慣相結合,因地制宜開展多樣化的體能訓練。”遼寧艦政委梅文介紹。艦上集中搞的體育活動僅有“開拓者杯”拔河比賽、籃球賽、乒乓球賽這三樣全艦各部門齊動員的“大賽”。
根據通信部門干部崔學成的經驗,剛上艦的官兵容易出現“兩極分化”,喜歡運動的不需要督促;不喜歡運動的往往沒有積極性,一個月的遠航下來,在工作之余如果只看電視、看書,個別人會越來越胖。
“小體育也能有‘大擔當’。實踐證明,長時間出海如果不‘見縫插針’進行一些體能訓練,人會受不了,精神頭兒不足,發(fā)病率會提高。沒有健康的體魄,就沒有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戰(zhàn)斗力無從談起……”梅政委說,“當然,航母上的體育活動和體能訓練更需要有制度保障,保證大家都能參與進來。未來,我們會根據新的軍人體能標準,研究適合在航母官兵中推行的體能訓練制度。”
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每次出海每次試驗都是一次創(chuàng)新和探索——我國第一艘航母上每一個戰(zhàn)位的官兵都會面臨很大的工作壓力。體育,在緩解官兵工作、訓練和生活壓力中有一種特殊的作用——拔河、籃球、乒乓球賽,能培養(yǎng)大家的集體榮譽感;趣味性體育活動,則讓大家在緊張的工作之余開心起來,當樂天派;必要的耐力、爆發(fā)力訓練日積月累,看到自身素質提高也會增強大家的自信心;拓展訓練本就是與心理疏導有關的體育活動,強調團隊互信、協作、抗壓和合作意識……
“我們有政工干部通過談心等方式為官兵釋放壓力,有心理咨詢師和心理醫(yī)生疏導官兵心理,必要時進行心理干預。”梅政委說,“但是,組織文體活動,仍是激勵士氣、解決官兵思想問題不可替代的好辦法。”
說起未來,梅政委表示,艦上的軍事體育和群眾體育有待進一步制度化保障,而岸上的訓練設施也會進一步完善,“除了碼頭上的這幾塊室外籃球場之外,一個新的綜合訓練場也正在規(guī)劃中,等你們下次來,或許已經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