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9月,各省(區、市)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1.7萬件,同比增長10.1%;處分的黨員、公務員10.7萬人,增長13.1%。這意味著,今年前9個月,平均每天有396名黨員、公務員被處分。
中央紀委副書記、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張軍昨日就巡視制度在中紀委官網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時,介紹了上述情況。
張軍在訪談中說,現有巡視制度中已有嚴密的保護舉報人制度:可根據舉報人的意愿來安排談話地點和人數,在匯報環節、反饋環節與紀檢監察機關的調查處理環節均有嚴密制度保護舉報人,確保其身份不被泄露。此外,對于未來巡視工作,張軍稱:“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懲防腐敗“兩把鎖”:
巡視制度與紀檢監察機構
“巡視制度,是指黨的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等黨組織,依據黨章、《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等黨內法規和中央有關要求,建立專門巡視機構,對下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進行巡視監督的制度。”張軍在訪談中強調,巡視只是加強黨內監督、懲治和預防腐敗的方式之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日常工作仍發揮作用。他提供了一組數據來展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成果:
2012年,各省(區、市)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5.3萬件,同比增長12.9%;處分的黨員、公務員15.8萬人,增長13.1%。今年1至9月,各省(區、市)紀檢監察機關立案11.7萬件,同比增長10.1%;處分10.7萬人,增長13.1%。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巡視制度與紀委各級派駐機構,是威懾、懲防官員腐敗的“兩把鎖”。有關這“兩把鎖”在反腐工作中所能發揮的功效,多位受訪專家認為并不均衡。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馬懷德認為,從監督的體制機制來看,紀檢監察同級監督。同級紀委監督同級黨委,難度比較大。派駐機構的運作中也有差異。派駐各部委的紀檢組長是直屬中紀委管理,但是其個人與所在派駐單位之間又有很直接的聯系,不能保障其發揮很好的作用。
反腐專家李永忠就巡視制度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巡視制度得益于比較完全的“異體監督”,能發揮功效。而派駐機構主要受制于“半同體、半異體”監督,限制了其監督職能的發揮,效果不夠理想。因此,既要進一步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也要完善紀委派駐機構統一管理。紀委要由同體監督轉向異體監督。
反饋意見:
被巡視單位“一把手”簽字背書
按照中紀委已經公布的巡視工作流程,在準備、了解并發現問題、向中央報告巡視情況環節后,巡視組要向被巡視黨組織反饋巡視情況,指出問題,提出整改的意見建議。其后,如何敦促被巡視單位整改是評估巡視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之一。
張軍說,為了保證巡視成果落到實處,對于“領導班子成員在巡視中發現的他們的問題和線索,要求都要向被巡視地區單位的一把手進行反饋,而且這次還特別強調了一個形式,要請接受反饋的一把手簽字接收這個反饋的意見。“
根據現有規定,被巡視地區、單位要在兩個月內向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報告整改落實情況。在這一工作程序中,簽字背書賦予了“一把手”具體的責任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