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轉移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35年后的今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在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并作出總體部署。歷史、現實和未來交匯于改革開放,促進科學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又將被注入新的動力。
35年來,從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到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從綜合國力大幅躍升到人生活顯著改善,從社會環境封閉僵化到思想觀念開放包容,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改變了自身,也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35年翻天覆地的歷史變化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舉措,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向世人宣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方向。
改革的動力歸根結底來自于人民,蘊藏在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中。人民群眾經歷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物質文化生活的顯著改善的過程,不斷加深著對改革的理解和認同,也不斷凝聚以改革促發展的社會共識,激發出不斷推進改革、深化改革的源源動力。正是因為擁有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改革才能沖破重重阻力,成為億萬人民的偉大實踐。今天,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同樣需要億萬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和積極參與。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解除了思想禁錮的人民群眾煥發了極大的熱情,出現了早改革早受益、誰改革誰受益的大好局面。但是,隨著改革由單項到綜合、由表層到深層的推進,已經由淺水區發展到了今天的深水區,其面臨的矛盾更多,情況更復雜。收入分配差距的縮小,相對固化的利益格局的調整,壟斷格局的打破,改革成本的合理承擔,人民群眾對公平公正期待的滿足,這些矛盾和問題,既相互關聯,又彼此制約,牽一發而動全身,都不再是單一的改革舉措所能破解,使得改革的推進更為艱難。但是,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則可能使幾十年的發展前功盡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就是要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綜合改革,努力破解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難題,努力破除制約發展進步的各種體制機制弊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激活和增強社會活力。
改革開放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就要使人民更多地、更公平地享受科學發展的成果。但是,改革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利益的調整。今天的改革,雖然也是使絕大多數人受益的改革,但涉及到的利益問題更為復雜,甚至有時會影響到改革者的利益,這就使得改革的阻力進一步加大。因此,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需要我們正確認識改革的重大意義,正確認識利益調整中的暫時得失,從國家長遠發展的大局出發對待改革,理性面對轉型的陣痛,辯證看待成長的煩惱,以改革的思維破解難題,以建設的心態推動發展,在思想交流中增加共識,在利益多元中形成合力,形成心往一處想的共識、勁往一處使的行動。
面對利益訴求多元化的社會現實,我們要努力尋找最大的公約數,搭建并完善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制度框架,夯實公平正義的社會基礎,擴大推進改革的思想共識,匯聚更為強大的改革力量,進一步掙脫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格局固化的藩籬,解決改革開放過程中的一個個難題。只要我們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開放,就能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作者 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