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項目的“圈地玄機”
記者近日從廣州驅車150多公里,抵達這個被群山環繞、地廣人稀的小鎮。“水臺鎮文化體育中心”項目,位于該鎮街區南部約七八公里處的荒郊野嶺之間。在“雙和公路”南側,記者看到數臺鉤機、推土機正在水田與山野處緊張施工。“該項目啟動已有大半年了,當時還沒有拿到土地批文。”一位知情人士對記者說。
為了解該項目的“出生”,記者輾轉查閱了水臺鎮政府于2012年3月2日向新興縣發展和改革局申請立項報批的《水臺鎮文化體育中心項目建議書》。該鎮在建議書中提出:由于近年來農村人口不斷向圩鎮集聚,急需建設一個集文化、娛樂、健身和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體育活動的場所--文化體育中心。該文化體育中心擬規劃在鎮南片區,規劃面積480畝,計劃投資2億元。
當前用地緊張,一個縣正常的用地指標不足千畝。水臺鎮人口不多,卻如此大手筆謀劃建造480畝的鎮文體中心,底氣何在?為何舍近求遠,將項目放在遠離居民區的荒郊野嶺?既然定位為公益性項目,為何最后成了私人房企的“囊中之物”?
面對記者的一連串提問,水臺鎮委書記徐廣志向記者說出了其中的“秘密”:“鎮文化體育中心”是鎮政府為應對國家征地監管體系,萬不得已制的“局”,目的是給擬引進的一個大型商住地產項目取得土地批文。
“因國家規定,商住用地一定要走"招拍掛"等程序。”徐廣志說,“通過設立鎮文化體育中心項目,以公益性用地性質報批,可使項目更容易通過立項,也容易使土地在"招拍掛"時不會輕易落入非意向企業之手,一切盡在掌控當中。”
“替身項目”一路綠燈
新興縣一位知情人士介紹說,作為“替身項目”的水臺鎮文化體育中心,其真實身份是來自東莞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福華集團和豐泰集團擬聯手開發的一個大型商業住宅項目。該項目位于水臺鎮東南面的國有水臺林場,以及部分農村土地,遠景規劃面積為8000畝,首期意向用地1100畝。
該項目的實際運作公司--云浮市悅和居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霍衛堂說,水臺可望納入珠三角“兩小時經濟圈”,公司高層看好這里的生態及旅游資源優勢,擬在此投資建設養生類的商住地產項目。“項目已分8批次拿到了首批共340多畝土地,具體規劃仍在制定中。”
對于“虛設項目”之事,水臺鎮委書記徐廣志向記者反復解釋說:這是一個生態型的“好項目”,水臺鎮“求賢若渴”,故不得已而為之。
記者了解到,悅和居商住項目在水臺鎮的正式文件中很少提及,但對外稱謂名目繁多。除稱作“文體中心”外,在鎮的多份文件中,分別出現“體育公園”、“森林公園”、“水臺林場項目”等多種稱謂,但均指的是同一項目。
一些知情群眾說,該項目最終目的是開發成配套有高爾夫球場、以別墅為主體的大型高檔樓盤。“這根本不會為社會公眾服務,檔次和價格也肯定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得起的,哪有公益事業的半點影子?”
這樣一個“偷梁換柱”的商住項目,卻在審批的層層關鍵環節“一路綠燈”。
記者查閱獲知,《水臺鎮文化體育中心項目建議書》在申報的當天,就得到了新興縣發展和改革局批復“原則同意建設”,上面蓋有“新興縣發展和改革局”大紅公章,落款時間為“二0一二年三月二日”。
“項目審批應該經過一系列嚴格的環節,新興縣發展和改革局"當日收文、當天審批",其效率可謂神速。”新興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說。
對此,新興縣發展和改革局負責審批工作的黨組副書記蘇石漢表示,“由于人手有限,我們基本是以書面材料審核為主,如果有疑問才需要到現場實地考察,工作人員稍不謹慎就會讓虛假材料蒙混過關”。
“化整為零”違規操作
按照國家有關法規,縣政府擁有的土地審批數量有限。獲得項目“準生證”之后,為了繞過上級監管,當地政府“化整為零”,將項目所需用地拆分成十畝、幾十畝不等的小塊分別出讓。
水臺鎮長曹文向記者證實,水臺鎮舉全鎮之力,使用各種“非常規手段”,完成一期核心區1100畝建設用地的征用工作,“目前正在開展第二期征地工作”。征地補償標準參照深羅高速公路辦法,每畝水田補償3萬,山地1.1萬。
記者走訪得知,由于補償標準過低,當地不少村民表示強烈不滿。一位姓葉的村民說:該項目本是赤裸裸的房地產開發經營項目,卻打著公益項目的旗號,參照高速公路標準超低價征地,補償標準甚至不及10年前。“一棵年產值逾千元的果樹,一次性征用補償款僅為120元。”
“部分不太配合的村民,遭到鎮政府有關工作人員"斷路""斷水""斷電"等威脅。”當地10多名群眾反映說。
2013年6月和7月,新興縣先后以8批次招拍掛形式,將總共340多畝的首批土地以每畝10萬元到20萬元不等的價格,“定向”供給云浮市悅和居投資有限公司,土地用途分別為“商業、住宅用地”,和“其他普通商品住宅用地”。
記者就“公益用地為何要分批"化整為零"賣給私企”、“以租代征”等多方面問題,提出采訪新興縣國土資源局,但未獲回應。
國家《森林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一項工程使用林地,應一次性提出用地申請,不得化整為零”;“使用其他林地面積1050畝以上的,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審核”。該項目在國家嚴格限制林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當下,是很難獲得國家林業局審核同意的,專家表示,“地方政府采取的"螞蟻搬家"的批地方式,涉嫌違規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