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開閘 天貓21小時破300億 19家家居賣場抵制
買!買!買!“雙十一”引爆的購物狂歡,儼然成了光棍節最熱的話題,有網友戲稱:打開網絡,聽到的都是錢流動的聲音。天貓——1分鐘破億元,6分鐘破10億元,不到6小時成交突破百億元大關,21小時達到300億元;京東——從11日零點到中午12點,訂單量已經達到平日全天的3倍,預計11月11日當天將會突破400萬單,比之前預計的300萬單大幅提升。為什么一個原本為單身人士打造的帶點落寞意味的節日,卻成了一場全民的購物狂歡?令人震撼的數字背后折射出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天貓變招財貓 55秒成交額1億 盡管阿里巴巴提前5個月就組建了“雙十一”技術保障團隊,然而11日零點的情景是,仍然有不少網友抱怨“支付不成功”。 供職于北京一家國有企業的王若勤在朋友圈“吐槽”:“試了三遍還是買不了,沒法支付啊,早點洗洗睡了。” 10日22點,天貓流量已達去年“雙十一”的峰值。11日凌晨剛過55秒,天貓的銷售額達到1億;只有六分鐘,銷售額突破10億元;不到6小時,銷售額就突破了百億元大關,比去年提前了近8個小時;到21時,“雙十一”成交額已經超過300億元。 此前,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馬云曾預計今年“雙十一”銷售額可達300億元。但一名業內人士表示,阿里巴巴內部對于“雙十一”制定了500億的內部銷售目標,“雖然不知能否最終達到500億,但是超400億的可能性更大。”該業內人士表示。 根據惠惠網所做的11月11日零點到12點電商流量統計,相比前一日,流量增幅最大的前三位分別為天貓、一號商城、易迅,增幅分別為456%、201%、198%。 忙碌的不僅是電商平臺。一些小商家們從6月后就開始準備貨物,通常都要備貨兩倍以上。一直飽受詬病的快遞企業也提前求變,打響“海陸空全能戰”。為了應對平常2倍以上的日處理量,快遞公司通過改擴建轉運中心、新增幾百臺運輸車、購入運輸飛機、臨時招聘在校實習生等措施,做足準備預防“爆倉”。 數據 ——阿里巴巴平臺第1分鐘涌入1370萬人,支付寶交易額突破1億元; ——第55分鐘,使用支付寶完成的交易額達到64億元,相當于去年黃金周上海商業營業總和; ——第一個小時賣出最多的是文胸和內褲,成交的160萬個文胸疊起來有3個珠穆朗瑪峰那么高,銷售的200萬條內褲連接起來,長達3000公里; ——凌晨5點49分,交易額突破100億元,而去年達到百億用了13個小時。 馬云李連杰督戰“雙11” 天貓花費13億元,在杭州城西建設了新辦公區,今年天貓在新辦公區搭起了大屏幕,實時顯示今年“雙11”全國各地網民的消費和包裹遞送情況。接近零時,馬云攜好友李連杰前來督戰。眾多媒體迅速開始往前擁,馬云一看架勢不對,“嚇”得轉身出了階梯會議室。 去年“雙11”191億元的銷售,使得外界對今年天貓的銷售充滿期待。此前在國務院的一個經濟形勢分析會上,馬云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稱,光棍節是我們創造出來的,今年是第四年。11月11號我們認為是中國消費者日。3·15實際上是消費者維權日,聽了越多3·15,大家現在越不想買東西了,光棍節是全國人民一起買東西。這一天是所有廠家回報消費者。 汽車廠商聯手高調參與 記者了解到,今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參與商家增至2萬家,是去年的兩倍,涵蓋電器、服裝、家裝家飾、食品、圖書等多個行業,有3萬多個品牌。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優衣庫、GAP、IT、銀泰、海爾等300多個品牌線下3萬門店也抱團加入購物狂歡活動。這些門店覆蓋全國300多城市1000多個縣。 除了耐克、ONLY、百麗、雙立人等熟知的品牌之外,ODM、3M、yellowearth等國際潮牌均參與其中。尤其是這次汽車網站與汽車廠商聯手高調參與,使“雙十一”的范圍進一步拓展。 19家家居賣場聯手抵制 為了籌備今年的雙十一,天貓計劃在家居這個大宗產品上首次試水O2O。具體模式為,消費者在天貓上選好家居并支付少量訂金,然后再去線下賣場中的商戶那里看樣品,滿意后可在商戶那里現場刷支付寶的POS機付清余額。這個看似創新且雙贏的模式卻沒有得到家居賣場的認同。中國家具協會市場委員會日前頒布了《關于規范電子商務工作的意見》要求,同品牌同規格的產品線上線下價格要保持一致。廠家和商戶在線上開展低價促銷時,要向賣場等主要合作伙伴進行通報并將賣場的價格調至與線上一致;不許通過電商移動POS機將賣場的業務轉至他處進行交易。該《意見》的簽字成員為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集美等全國19家家居賣場。 據悉,在遭到19家家居賣場聯手的強烈抵制后,天貓于11月4日宣布中止該計劃。 沖量“你爭我奪” 促銷暗藏陷阱 電商在“雙十一”期間最大的殺手锏,就是所謂“絕對低價”。天貓造節,各大電商平臺也不甘寂寞:平臺之間的“排他化”競爭,暴露出對這一轟動數字的“你爭我奪”。 業內人士表示理解但不贊同。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說,雖然排他性經營是企業的權利,但是這種做法未必明智。在開放的互聯網行業,依賴壓制商家的經營方式也是難以持續的。 壓力之下,不少商家的促銷都暗藏消費陷阱。 一是故意標錯價格,吸引點擊量后商家再取消訂單; 二是對促銷商品先提價再打折,實際上促銷力度小甚至更貴。例如網民“天天有錢人”說,他一個月前購買的棉服價格為88.47元還包郵,而在“雙十一”的“促銷”價格卻高達169元; 三是想要的不促銷,促銷的是“陳年舊貨”。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前些日子去浙江桐鄉一帶出差,看到很多地方掛著大橫幅收購庫存貨,用于“雙十一”清倉用。 “亮麗”的數據也可能暗藏水分。來自北京的徐小姐就說,去年“雙十一”她買了一件大衣,后來發現代購的價格遠遠低于促銷價,無奈的她選擇了退貨,像她這樣的顧客不在少數。 對于賣家來說,“雙十一”固然是沖量的好機會,但“豪賭”也代價不菲。為了備足“雙十一”的存貨,一些賣家從8月份就開始四處借錢,如果最終效果不佳,可能帶來新一輪積壓。由于透支消費力,商家還可能遭遇“冰火兩重天”,承受節后一兩個月的“門可羅雀”。 “雙十一”高溫下的 冷思考 又是一年“雙十一”。這個在電子商務時代興起的非正式節日,每年都會帶動網民消費者的購物狂歡。不過面對電商驚人的銷售成績,不同人群卻有不同的感受。11月11日,記者走訪了普通網民、網店店主、快遞員和傳統零售業從業者,傾聽他們對于“雙十一”的冷思考。 曹剛勇,網店倉庫出納,“雙十一”當天已經發出了500多單貨品,午飯都沒有顧上吃。他說:“不是所有的賣家都有處理大客流的經驗。‘雙十一’這樣的網絡購物狂歡很難保證每個商家都能保持平時的服務水準,容易引發消費糾紛。” 胡蒼權,在讀大學生,今年“雙十一”在網上“搶”了兩雙球鞋,后來才發現并沒有比平日便宜多少。他說:“部分商品在“雙十一”之前提高價格然后在當天再打折出售,需要對這樣沒有誠意的商家加強監管。與其集中時間瘋狂促銷,不如天天平價。” 王煥君,電器店售貨員,她告訴記者,網購興起以來,很多人都是到店里看樣,購買者日漸稀少。她說:“網上買東西可能體會不到逛賣場的樂趣吧,很多商品之間細微的差別還是要到實體店才能弄得明白。” 張華威,淘寶賣家,在天貓和淘寶都有童裝店鋪,公司有十名員工,近日均連夜加班。她說:“為備戰‘雙十一’,店內提前半年準備了近100萬元的庫存,極大增加了平日的運營成本,也極易造成貨品的積壓,增加賣家的風險。” 李琳,淘寶買家。她說,上一次‘雙11’,她搶購了一大批并無多少實際價值的東西,搶購完畢也只剩下“空虛寂寞冷”。“比如說豆芽機就用過一次,發出來的豆芽還都是營養不良的,不能吃只能觀賞;和面機更是想不起來用,因為吃面的時候太少了。”“對‘雙11’說不,并不是對購物說不,只是讓自己理性一些。”李琳一大早就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狀態,沒想到,一個小時不到,收獲了好幾個“贊”。 |
關鍵詞:雙11,天貓,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