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社會萬象

網購時代,實體店會不會淪為網店試衣間?

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13-11-14 08:52:07
分享:

  47.1%的受訪者有過在實體店記貨號在網上下單的經歷

  網購時代,實體店會不會淪為網店試衣間?

  今年“雙十一”,淘寶24小時便創造出350多億的成交額。在電商的攻勢下,每年“雙十一”已經由光棍節脫胎換骨,變成全民狂歡的購物時點。如今,網購熱潮在制造線上繁榮的同時,也深刻地影響人們的購買習慣,在實體店只試不買,去網上下單的人也越來越多。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手機騰訊網進行的調查(157605人參與)顯示,56.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到實體店直接購買東西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不過也有70.8%的受訪者認為未來網店不會取代實體店面。

  47.1%受訪者有在實體店記貨號到網上下單的經歷

  調查發現,價格低(58.1%)和節省時間(17.3%)是受訪者選擇網購的主要原因。本次“雙十一”期間,48.6%的受訪者原本并沒有打算入手貨品。

  北京某高校學生劉露是同學眼中的網購達人,她90%以上的日常用品都是網購的。她覺得網購的最大好處就是免除逛街跋涉之苦。以往為了買件毛衫,跑一個下午也不一定能選到合適的,現在坐在宿舍里就能搜遍全網。“剛開始網購時沒有經驗,不是色差大、尺碼不對,就是質量差、被欺騙。”買多了之后,劉露學會了參考網店信譽和商品評價再下單。

  然而,劉露今年“雙十一”并沒什么“大手筆”,原因是她覺得天貓大多是在專柜價上打五折,平時有些店鋪的折扣力度更大。另外,多年的網購也讓她學會了理性消費,“便宜東西天天有,但鈔票不常有”。

  北京一家羽絨服旗艦店店長王曉(化名)告訴記者,“雙十一”臨近時,很多顧客為了在網上獲得更多優惠,會先頻繁光顧實體店。“他們試穿完后,能看出比較滿意,但沒有購買。他們大多記下商品貨號,有的直接用手機拍下吊牌。”王曉和店員并未因此而怠慢顧客,她覺得既然阻止不了,不如通過服務把顧客留在店內。

  在王曉看來,網購雖然方便便宜,但很多商品都是打著一些營銷噱頭,賣的可能是去年甚至前年的款式。“而且,不能試穿,意味著商品的材質、質量等無法保障,很難令消費者真正滿意。”王曉認為,顧客體驗和郵費是網店和實體店的差距,這個差距短時間內很難被彌補。

  調查中,47.1%的受訪者有在實體店記貨號,到網上下單的經歷,也有48.5%的被訪者表示沒有。

  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市場營銷教研室、《市場營銷》雜志主編牛海鵬認為,電子商務的發展使線上購物的比重越來越大,“我們計算過,中國線上交易額不及美國,但消費者線上購物的比重卻比美國還高”。顧客愿意在網店購物的原因在于:首先,可供選擇的范圍很大;其次,顧客可以獲取關于商品更多的更全面的信息,包括其他顧客對該商品的評價和同類商品的比較等。

  而對于賣家而言,網店和實體店有很大不同:第一,體現在商圈上,實體店的商圈比較小,位置有很大的約束作用。但是網店的商圈很大,不管消費者在哪兒,網店都可以影響到。因而,網店就可以通過更大的商圈,得到更多的商品銷量,因而也讓商品有了薄利多銷的機會。第二,在成本方面,實體店因為店鋪租金和裝修等支出,成本比網店高出很多,這也為網店創造了更多利潤空間。

  56.9%受訪者到實體店購物次數越來越少

  調查中,56.9%的受訪者表示現在到實體店直接購買商品的次數越來越少了。69.7%的受訪者認為,同品牌的網店和實體店應該是競爭關系。

  在廈門一家移動電商工作的孫喆超(化名)認為,同品牌的網店和實體店應該是互相促進的關系。他認為網店為品牌增加了展示和銷售渠道,“但從品牌的角度講,在競爭壓力下,左右手互搏不太可能,也沒必要。”他以某國際品牌的平板電視舉例,同一款尺寸和技術參數一樣的產品在型號命名上會有微小差異,底座的設計也不一樣,乍一看以為是兩款,但其實是該品牌為了線上和線下渠道設計的差異化策略。“即便是放到家電賣場里,即使賣場有自己的電商,賣場也會配合分開銷售。”因此,對于渠道把控較好的品牌一般會盡量避免“自己打自己的臉”。

  在孫喆超看來,對于消費者來說,要淘到超值的好東西,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其很驚人,“所以,工作緊張沒什么時間的群體,大多還是會直接到實體店里買了就走。”

  綦治(化名)是某流行服飾品牌的員工,據他觀察,很多消費者到店試好后,一般直接就買,轉去網上下單的情況并不多。他覺得他們的實體店仍然很占優勢,“我們品牌的目標消費是15~35歲都市女性,購買能力強、逛街欲望強,她們很在乎上身效果。”在他看來,網店和實體店滿足的其實是不同年齡、性別甚至工作性質層次人們的不同需求——這是一個擴大了的消費市場,并非零和博弈。“另外,賣場這一類的商業地產運營者,也會推出購物卡來刺激消費者到實體店購買,如果說有競爭,其實是商業地產和電商的競爭,和品牌關系不大。”

  據媒體報道,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雙十一”當天晚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網購會削弱傳統商圈的銷售量,進而促使商業地產房價降低。

  70.8%受訪者認為未來網購不會取代實體店

  有人提出,未來實體店應該以提供試驗和試用為主,購買渠道主要依靠網絡。對此說法,62.4%的受訪者并不認同。而且,在70.8%的被訪者看來,未來網店并不會取代實體店面。

  綦治認為實體店永遠不會消失,就像現在雖然有很多電子書,但還是有很多消費者傾向于購買紙質版書籍。不同消費能力和需求會把人群拉開,引向不同的渠道。“奢侈品可能多注重實體店的銷售,因為它有概念要傳達,其材質、設計和搭配不是簡單的圖片就能概括的。”綦先生覺得快速消費類品牌可能多會轉向線上,“今年‘雙十一’我也在天貓買了洗發水、沐浴露這些東西,但其他種類我還未敢嘗試”。

  王曉認為,網上交易平臺的規則并未完全建立起來,尤其是在信譽這塊兒,網店遠比不上實體店。“說到底,實體店在達成交易的過程中實現了多重保障,從選到買都可把控,而等到拆開包裹再后悔,恐怕會增加很多煩惱。”

  孫喆超認為,在實體店,庫存區域租金和店面整體費用相比,其實并不算高,無法成為商家轉投電商的決定性因素。電商的興起可能會督促傳統多級的銷售渠道升級以節省成本,“電商某種程度上壓縮的是消費體驗的成本,最終也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

  “未來還將以實體店為主要銷售渠道,主要原因在于網店銷售太為分散,而未來的物流成本還將提高。”牛海鵬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網店的一些優勢今后不一定能保持。”現在網店的主要優勢之一就是價格,但是考慮到勞動力成本提高帶來的物流成本的提高,對以經營低價產品為主的網店的沖擊是不言而喻的。

  與此同時,大的實體店的價值會逐漸增加——可能會形成越來越多的連鎖店,通過改進管理進行革新,將有更大的能力來降低成本。因而,未來網店和實體店間商品的價格差不一定會很大。而且,實體店里不僅能直接體驗,還能獲得更優質的服務,包括挑選商品過程中和售后的一系列服務等,這也是電商短時間內很難實現的。

  “另外,商品本身的特性也決定了對不同渠道的偏好。比如超市中的生活用品,本身價格比較低,物流成本可能比商品本身的價錢還高,因而實體店購物還是主流。”牛海鵬說。(記者孫震實習生吳林峰)

 

關鍵詞:網購,實體店,網店,試衣間責任編輯:丁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