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海黃浦江兩岸大霧彌漫。
12月5日,大霧籠罩下的江蘇省南通市。
南京重度污染,杭州重度污染,上海重度污染……中央氣象臺12月6日18時將我國中東部地區的霾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
12月以來的大范圍霧霾天氣,可謂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各地遭遇的首場“大考”。
霧霾為何這時來?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分析了造成我國大范圍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一是不利氣象條件造成污染物持續累積。受近地面靜穩天氣控制,空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動性均非常小,大氣擴散條件非常差。二是機動車尾氣和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對空氣質量惡化貢獻較大。靜穩天氣條件下機動車尾氣排放累積,特別是北方地區因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對空氣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以南京為例,根據6日15時的實時監測,南京市空氣質量指數(AQI)為331,空氣質量等級六級,嚴重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據南京氣象局消息,6日午后當地天氣狀況趨于靜穩,風力減小,全天將處于重度至嚴重污染水平。而在上海,受靜穩天氣條件影響,大氣擴散條件差,6日上海市空氣質量指數(AQI)持續走高。截至6日20時,AQI已達到484。中央氣象臺預計6日至7日夜間,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偏弱,中東部地區風力較小,氣象條件不利于華北中南部至長三角地區等地空氣中污染物的擴散。
霧霾還將持續多久?
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12月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江南北部及四川盆地等地部分地區霾日數有3天至5天,其中江蘇南部和東北部、安徽中部、浙江北部、河南北部等局地連續6天出現霾。據中央氣象臺分析,6日至8日,不利氣象條件仍將持續;8日至11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中南部至長三角地區等氣象條件將明顯改善。
各地是如何應對的?
6日19時,上海市發布空氣質量重度污染預警,應急減排程序同時啟動。按照上海市重度污染應急減排程序,市、區兩級政府將實施電力綠色調度,對重點工業企業限產限污,停止建筑施工等工地易揚塵作業,易揚塵碼頭堆場停止作業,環境市容部門將加強道路保潔,禁止渣土車運營,禁止秸稈露天焚燒。
此前,南京市于4日傍晚啟動大氣污染“紅色預警”及紅色應急響應,中小學幼兒園已連續停課兩天,同時,主要重點工業企業采取限排限產、容易揚塵的施工地段停工。
與南京啟動“紅色預警”同日,山東則開展了一項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山東省城市建成區煙(粉)塵污染“隨手拍”活動。活動面向山東全省征集能反映煙(粉)塵污染的現場照片,公眾可以通過新浪山東微博群、山東環境網站等渠道上傳照片。山東省環保廳、山東省住建廳將分別在各自官方網站、微博發布處理進展情況、整改完成情況。
各地行動更需中央統籌。全國大氣污染防治部際協調會議6日在北京召開,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和北京市的負責同志分別介紹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貫徹落實情況、今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安排部署。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表示,能否順利過冬是對貫徹落實《大氣十條》政策措施的重大考驗,是對配套措施效果的集中檢驗。建立大氣污染防治部際協調機制,對統籌協調和動員各方面力量治理大氣污染具有十分重要意義。要從指導督促落實《大氣十條》、及時通報工作進展、強化部際交流與合作、建立大氣污染防治長效機制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切實發揮好措施聯動、信息共享和統籌協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