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暗的天空并非北京冬日終于來襲的唯一標志。烤地瓜的商販已占據街頭巷尾。為驅寒防感冒,出租車司機們嚼起了大蒜。還有一堆堆囤積在院落、走道和窗臺的大白菜。
樓道內,這些白菜堆有時齊腰高,與銹跡斑斑的自行車和仍被許多人家用來取暖的煤球堆爭奪地盤。退休公務員王建榮(音)自豪地站在這種白綠相間的蔬菜旁說:“看到門前的白菜堆,你就會堅信今冬不會挨餓。”
在這座充斥豪車、高檔商場和超市的城市里,貯存大白菜是一種殘留的沖動,提醒著物質匱乏年代——仍縈繞于上年紀的中國人心頭。
近日一個上午,72歲的退休工人張立寶(音)對46歲的菜農李學慶(音)高聲喊道:“給我來200斤最鮮脆的白菜!”可李還是哀嘆生意在無情地下滑:上世紀80年代初,每個顧客平均購買500磅大白菜,如今還不到100磅。
更年輕的北京人對囤積白菜不屑一顧,但通常被迫順從家里老人的要求,即便后者很少能吃完儲存的白菜,在來年春天將腐爛的剩菜扔掉。“90歲的老媽要我出來看看有沒有既好又便宜的白菜”,夏女士說,“沒白菜,她就沒法生活。”談到她家每年貯菜的老規矩時,夏忍不住嘆氣:為防止腐爛,每棵白菜都要用報紙包起來,每兩周還要檢查是否有腐爛跡象并重新擺放一遍。
不過,若將中國人每年尋求廉價白菜僅視為生存之道,未免不公平。在圍住李學慶的鮮美白菜時,買家們開始分享貯存小訣竅和食譜,以確保親朋好友也對這種蔬菜保持激情。某退休工程師美滋滋地說,“誰能禁得住加雞蛋和豬肉的酸辣白菜的誘惑呢?”一名女士稱,她記住了500道白菜菜譜,“做湯、做水餃,隨你說吧。白菜配什么都行。”60歲的退休教師楊仁枝(音)表示,貯存大白菜并不僅僅與吃有關,“這是對更簡樸時代的懷舊,或許已被這些老年人賦予了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