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身份證沒了新身份證在補辦
早在決定接全友芝回家時,當地政府部門已對她未來的生計進行了商議。出于各種考慮,他們最終決定在鄉鎮的一家敬老院給全友芝提供一份食堂做飯的工作。
全友芝并沒有太多的生存技能,體力也不比年輕人,食堂幫忙的工作較輕松,離她的村子不遠,又能管吃管住。全友芝告訴北青報記者,對于新的工作,她很愿意接受;但目前,她要先養好病,然后再上班。
全友芝說自己以前的身份證已經丟了。在她的嘴里,身份證對于一個流浪者來說并沒有多大的意義,無論是拾荒還是撿瓶子,都是不需要用身份證的。而這次她能登上回老家的火車,也是當地政府給她辦了一個臨時證明。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當地政府聯系了相關部門,正替她辦理新的身份證。
根據戶籍登記信息,全友芝的年紀是61歲,但她口中的自己屬豬,今年已經67歲,接近古稀之年。由于她的身份證已經丟失,至于最后她到底“身份”如何,只有新的身份證補辦出來后才能明確。
曾經去過所以記住了北京
之所以選擇到北京流浪,全友芝說只是因為自己曾經去過北京,在那里尋找自己丟失的兒子,于是她記住了北京。
而這段尋兒之旅,在全友芝的嘴里富有曲折性和故事性。據全友芝說,20年前,她的長子告別父母外出打工,但長子離開后,就再沒有傳回消息。村里人說,孩子肯定是丟了。
全友芝不愿意在家苦等,開始了外出尋子之路。全友芝去過鄭州和商丘,沒有任何結果。然后,她將尋子的網絡擴大,從東北到西北。她說,自己去過很多城市,哈爾濱、齊齊哈爾和包頭。
2001年,丟失的長子最終被找到。被發現的地方,就在距離村子近200公里的一座城市。“18歲他走丟,丟了8年”,全友芝說自己大兒子失蹤的原因是“被黑磚窯控制”,8年多的時間幾乎都在磚窯里賣苦力,現在已經38歲了。
也是在此期間,她來過北京,后來打工也就把目的地選擇在了北京。在全友芝的介紹里,她的大兒子智力有問題,而之前她曾說過自己大兒子的精神狀況不是很好。
住在井下之前曾經有固定工作
全友芝曾在北京對記者說,她在井下生活了20年;現在她所說的與當時并不一樣。
早在2006年之前,全友芝便已經來北京打工了,那個時候她并沒有住在井下,而且她還有了一個固定工作。剛到北京,她去勞務市場找活兒,一個遠郊區縣的綠化隊需要人手,她答應了,跟著一群人過去。“把土裝進花盆,撒下種子,培養花。”全友芝說,綠化隊里的工作多是培育花草,有時候她也負責修剪和澆水。
但綠化隊的活兒并不是每天都有,工資也是按天發,一天70到80元。沒活兒的時候,她就坐車來城區一些繁華的路段撿拾別人丟棄的瓶子。
2006年左右,全友芝來到了麗都公園附近,附近一所學校的外籍校長不忍她生活艱苦,安排她打掃學校的操場,包吃包住,她做這份工作近一年。
據全友芝說外籍校長離開學校后,她也離開了這所學校。最初她住大橋下,也曾經住過街邊。夏天的時候,沒活兒就來到城里撿瓶子。她走累了,就在路邊休息,夜里就找個天橋,尋一個合適的地方睡一覺。有一家24小時經營的餐館,食客多時,她就坐在里面休息,等人少了,她就找機會趴著睡一陣。“沒有人趕過,”她一度覺得住在這家餐館是最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