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環衛工丟3000元 數百網友“撿錢”歸還
一個星期前,鄭州市一名環衛工弄丟了自己剛借的3000元,獨自傷心買醉。這件事在微博上傳開,不少網友爭相“承認”自己撿到了錢,表示要把錢還回去,還有網友通過新浪微博微公益平臺發起捐款倡議,“一人一元錢”捐助這位家境貧寒的環衛工人。一天不到,網絡捐款金額就達到了3000元的目標。 丟錢的環衛工人叫陳貝寶,老家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今年是39歲的他在鄭州當環衛工人的第11個年頭。 還有半年,陳貝寶6歲的小女兒就要上小學了,由于是超生的二胎,這個小女孩還是“黑戶”。給孩子在老家上個戶口,要花好幾千元。 3月11日,陳貝寶從一個老鄉那兒借了3000元。他揣著這些錢,從老鄉的住處坐公交車回自己租住的地方,但在不到兩公里的路程中,他竟然把錢弄丟了,甚至都不知道怎么丟的。 第二天,陳貝寶的妻子得知了丟錢的事兒,夫妻兩人為此大吵了一架。要知道,他們夫妻倆至少三個月才能攢夠3000元。 丟了錢的陳貝寶十分沮喪。3月13日,他到一家餃子館要了碗拌面,點了個涼菜和一瓶白酒,自己悶頭喝了起來,后來醉倒在了樓道里。 不久后,他因丟錢醉倒在樓道里的事情被媒體報道,他醉倒的照片也被放到了網上。不少網友看到這張照片后心酸不已。網友“前史之鑒”評論說:“心酸,生活底層的人賺錢不易,希望撿到錢的人趕緊還給環衛工人!” 此后,不少網友竟爭相承認“錢是我撿到的”,要把錢還給他;還有網友相當“豪氣”,直接說“發個賬號來”。陳貝寶的同事得知此事后,給他捐了1450元,當地城管局也送了1000元到他家。 3月14日,河南商報房產網官方微博發起“你一元我一元,幫環衛工‘找回’丟失的3000元”微公益活動。經證實后,這個活動由具有公募資質的河南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認領,并開始接受網友捐助。 隨后,200多名網友自發捐款,捐款金額多是1元、5元、10元,最多不超過200元。不到一天,3000元已經湊夠。 目前,共有275名網友參與捐款,捐款金額共有3217元。3月21日,這筆錢由活動發起人和活動認領機構河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一起送到陳貝寶手中。 陳貝寶幾乎沒有上過網,更不了解微博是什么。如果不是記者告訴他網友都在關注他的事情,他不會知道這個被稱為“網友”的群體,竟會對素未謀面的他如此熱心。 在河南省天慈基金會副秘書長胡建軍看來,“大多數環衛工人文化程度不高,收入較低,3000元對他們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網友的關注和善意的謊言彰顯了公眾的愛心,也是公益心和社會責任感的表現。” 事實上,人們通過網絡平臺做慈善公益,已越來越“平常”,像“你一元我一元,幫環衛工‘找回’丟失的3000元”這樣的微公益活動,也越來越常態化。 2013年3月,南陽13歲女孩閆倩玉家中突然著火,她為了救正在熟睡的母親,沖進火中,卻被屋內燃燒的汽油燒傷,全身燒傷面積達95%,需要巨額手術費用。 該事件經媒體報道后,一時間感動了不少人,在短短30多個小時里,網友就通過騰訊微博的樂捐平臺捐出10多萬元;通過新浪微博的微公益平臺發布,由河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認領的“13歲女孩火海救母被燒焦”捐助項目也籌款近10萬元。 據了解,這個由團河南省委、省青基會主辦的河南希望工程新浪微博“微公益”,從2013年3月27日上線開始,截至目前,已經認領了43個微公益活動,其中37個已經完成捐贈目標。 “微公益平臺募集到的資金并不是很多,但是門檻低,一塊錢起捐,很多人都可以參與進來,通過網絡支付方式捐助,很便捷。”河南省希望工程辦公室工作人員孫海輝說,這樣的行動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自上而下的大眾性、草根性、迅速傳播性,真正實現公益的平民化、常態化,推動平民公益事業的發展。 此外,為了保證項目的真實公開透明,“我們在網上認領微公益項目有一套認領程序。”孫海輝介紹說,在新浪微博微公益平臺上,公益組織、企業、媒體及個人發起的項目,必須要先經過愛心團隊查證真實的情況下,再由有公募資質的基金會認領項目,才能夠接受網友捐助。 “比如,生病住院的要有醫院開的證明,我們也會派人到現場拍照取證。”孫海輝表示,網絡捐款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在網絡上公開透明的,捐款人名單、每個人的捐款金額、捐款時間、捐款人數、捐款總額等都可以在微博捐助項目的網絡頁面上看到。 “捐款結束后,我們會邀請媒體一起把捐款送到被捐助者手中,我們接受全民監督。”孫海輝説。 |
關鍵詞:鄭州,環衛工,撿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