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核心價值體系 融入民心化為行動
黨的十八大首次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核心價值觀建設促進國家認同、提升民族凝聚力,是文化治理實踐在國家意識形態領域的核心命題和具體運用。 在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中,如何通過吸引力和感染力等的運用,增強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力和有效性,使之深入民心,獲得認同?這是文化治理在國家核心價值體系認同的關鍵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深入探究文化濡化的內在規律和機制。在中國,這種規律主要體現為兩方面:一是人文化成的普遍規律;二是教化體制的特殊規律。人文化成的普遍規律,簡單可概括為“可知”、“可欲”、“可信”、“可行”八字。從教化體制的特殊性看,中國的文化精神培育歷來都有精英示范的傳統。這一傳統如今典型體現在黨群關系上。在我國,黨因其先進性(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的先鋒隊、“三個代表”)獲得思想文化領域的領導權和教化權;而黨所倡導和塑造的價值觀的先進性,不僅在于其內涵的合理和科學,更在于路線方針政策對此價值觀的遵循,以及黨員干部群體在自身實踐中的示范帶頭作用。歷史證明,在我國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為政者言傳身教和德政示范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結合人文化成的普遍規律和教化體制的特殊規律要求,重點解決“可信”問題,發揮和凸顯特定價值觀的符號象征性、傳播體驗性和信號昭示性等文化塑造功能,是促進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民心、化為行動的關鍵所在。所謂符號象征性,即民生工程在傳播文化價值時的代表性和象征性。所謂傳播體驗性,即民生工程傳播文化價值的廣告宣傳和具象化能力,以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和感受。所謂信號昭示性,即民生工程對公眾發出或昭示某種信息,以增強社會公眾對某種價值觀的信任。 核心價值觀塑造的核心,是推進文化價值與各類符號載體的統一。從文化治理切入文化價值觀的培育和塑造,不僅僅是宣傳文化系統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也不能僅僅從狹隘的文化宣傳著手,其關鍵是要形成一種“大文化”的系統觀,把政府政策、政府行為以及示范群體所折射的價值體系與宣傳系統所倡導的價值導向統一起來,以特定項目設計為抓手,充分發揮和凸顯其符號象征、傳播體驗及信號昭示的功能,把培育和弘揚文化精神和價值觀的內在規律轉化為可以具體操作和實施的項目。唯此,才能真正使核心價值觀深入到民眾內心,并轉化為推進社會善治的精神資源。 作者單位: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精神文明研究所 夏輝 張冰 |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