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作品中時有吞金情節的描寫,如今,純度達到99.99%的金箔或許真的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國家衛計委官網近日刊登了《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征求擬批準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的函》,函件稱,經審核,擬批準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現已開始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并向社會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月20日。
(2月3日京華時報)
金箔入酒首先需要事實判斷
金箔能不能成為食品添加劑,首先需要的是事實層面的判斷,而不是價值層面的論戰。在道德層面發言是容易的,因為只是個人感覺,不能保證發言的基本客觀。只有把金箔入酒產生的各種影響和可能后果都徹底弄清楚了,才能理直氣壯地說,金箔入酒是可以,或是不可以。
既然食用金箔早已有之,既然金箔酒缺乏合法身份,那么關鍵的問題就是金箔到底能否成為食品添加劑。在討論時,各方都可以發言,但發言時應該多一些事實判斷,少一些道德評判;多一些相互傾聽,少一些冷嘲熱諷。只有以事實為基礎,把真相一五一十地告訴公眾,人們才能知道金箔酒是安全的保健的,還是炫富的商業炒作的噱頭。理性一些,客觀一些;信息充分一些,事實清楚一些。如此,共識才能達成。南京李劭強
金箔入酒需要解釋原因
白酒加金,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有什么好處,二是節儉還是奢侈。對前一個問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表示,從營養學的角度看,目前已確定人體必要的元素有20多種,但肯定不包括金。如果從觀賞、提高食欲的角度,認為這能擴大銷售,那么,一瓶500克裝的白酒添加2塊多錢金箔后,售價從幾十元上漲到300多元,就與節儉的要求不相符合。
事實上,白酒加金一旦獲批,等于給廠家創造了獲得暴利的機會,卻降低了消費者對此類白酒消費的信心,提高了消費者對白酒加金的質疑或心理負擔。
允許金箔在白酒中添加,卻不說出什么原因,“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用網民的話說,監管者“醉了”。
江都卞廣春
“金箔入酒”不妨緩行
一些廠商說添加金箔的白酒對身體有保健功能,喝了能調節人體的一些機能,打出“常飲金箔酒定會讓您精力充沛、心曠神怡”的廣告。這樣的廣告宣傳,并沒有什么科學依據,已經涉嫌虛假宣傳,是在欺騙消費者,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予以必要的糾正和處罰。
將金箔添加進白酒并無益處,為什么一些廠商還要生產這種酒,或是請求衛計委批準呢?這恐怕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迎合國人的面子心理,一般人普遍認為黃金顯貴,用添加金箔的“黃金酒”請客,金光閃閃,顯得有面子,一些廠商就抓住這種心理進行炒作概念,“制造需求”。尤其是在目前白酒行情冷淡的情形下,更需要種種“突圍”。
一是“新瓶裝舊酒”,抬升酒的身份。按衛計委的規定,500克裝白酒添加金箔量最多0.01克,而目前99.99%黃金原料價格200多元,一瓶白酒新增黃金原料成本不過2塊多錢,但據說市面上有的白酒添加金箔后,酒還是那個酒,身價立馬大漲至數千元,價格虛高。
金箔能不能添加進白酒,本是個專業問題,但時下中央推行“八項規定”,大力反腐倡廉,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如若白酒因添加金箔而變成另類的“豪華包裝”,變成變相的奢侈品,確實與當下的節儉氛圍不相符,加之為健康考慮,還是緩行為好。
湖北廖保平
網友聲音
@野言:衛計委真是慷慨大方!如果喝了金箔酒,金箔長期殘存體內,那也是好事,至少給以后的盜墓者提供了財源。
@基督山:看來白酒的價格在不久的將來要暴漲了。
@蘇菲:“金酒”領導喝起來有派,吃得腮幫子都金光閃閃的!
@怒斥:酒誰還死命地喝呀?公款消費控制之后,哪個老百姓肯花大價錢買金箔酒,扯蛋呀?
@藍色憂郁:可以添加!讓有錢無德人在幸福和貪婪中快點死亡。
@流連在華美:賣不動白酒,加了金箔提價就能熱銷嗎?
@雁壹:以后建廁所應該加裝黃金金屬分離設備,公安局和銀行負責管理廁所。
@小永恒:拉出來的都是金子!由衛計委負責收集整理廁所糞便,由酒廠負責提煉金子。各負其責,利益均攤,各得其樂!
@因材施教:現代社會,竟然愚昧無知,古代的術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