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百年前年和春節是兩個概念 壓歲錢有講究
來源: 楚天金報  
2015-02-10 16:44:19

  

  進入臘月后,年味漸濃,春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但是你可知道:在一百多年前,“年”和“春節”根本不是一回事兒,過年,我們有哪些誤區?1月31日,中國著名民俗學家烏丙安老先生做客省圖大話春節,與廣大市民分享,你可能沒搞清楚的那些關于過年的事兒。

  烏老告訴大家,一百多年前,“年”和“春節”是兩個概念。“在過去,春節就是立春那一天,跟端午、中秋一樣是節日。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國引進公歷,就改公歷新年為‘元旦’,改農歷新年為‘春節’。實際上,‘元旦’也挪地方了,以前是指大年初一那天,現在都變了。”

  “過年講究的是一個辭舊迎新,所以我們要守歲、要迎新。”雖說咱們年年都過,可也存在不少誤區。“現在剛過臘八,馬上就二十三小年了,不少年輕的同志見面就說,給您拜個早年!其實,這是錯的!這‘年’還沒來呢,你拜個啥年呢?”烏老解釋道:“除夕夜一家人守歲,子時鳴炮,這個時候新年才算真正到了,這時拜年就叫拜早年。”

  另外,烏老強調如今的壓歲錢也變味兒了,“現在,親戚朋友到家里拜年,見著小孩都給紅包,錢還不能少,這是扭曲了壓歲錢的內涵。以前,壓歲錢不是誰都能給的,一定是家中的長輩給晚輩,什么時候給呢?在子時鳴炮,也就是新年倒計時的時候給,表示壓歲(壓祟)。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長輩對晚輩的關懷慈愛,還有良好的祝愿”。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抱怨年味越來越淡了。“什么是年味兒?”烏老表示,“所謂年味就是你要參與其中,比如喝臘八粥、辦年貨、掃塵、祭祖……中國以前是一個非常講究儀式的國家,但現在都丟掉了”。

  春節傳統文化價值在現代社會中是如何傳承與發展的呢?烏老坦言,這是一個重要課題,“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年節民俗文化,如何將這種‘集體文化記憶’傳承下去值得研究。在這方面,少數民族要比漢族做得好,韓國人在這方面比我們做得好,值得學習”。

關鍵詞
壓歲,春節,臘月
責任編輯:趙若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