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戀愛
春節三問中的第一問以戀愛為核心,可擴展為“戀愛了嗎?”“為什么還沒找?”等問題,看似平淡,卻暗藏殺機。
在杭州從事傳媒公關工作的余琢婷在研究生階段曾有過一段戀情,但因雙方異地工作而分手。她告訴記者,面對這類問題時她會明確回答沒有,并讓他們不要再問。
雖然可以化解親友的提問,但父母設置的障礙卻如何也繞不過去。余琢婷想工作一段時間去北京讀博士,但她的父母要求其必須在讀博前找一個戀人。這個要求,讓這位姑娘在年節不得不選擇加班來逃避相親。
年輕的余琢婷面對戀愛問題還能掌握主動,33歲的陜西姑娘徐程程就只能采取回避態度了。她告訴記者,為了不因長輩的提問尷尬,自己過年已經很久不走親戚了,親戚來拜訪也就打聲招呼然后做自己的事。
“我現在也不著急了,先掙錢養活自己吧”,電話中的她顯得十分淡然。
記者采訪了解,在戀愛問題上,男性較之女性有很大優勢。絕大多數男性受訪者表示自己都可以輕松面對此類問題。
北京某事業單位員工楊鳴朝說,親友們問起我就說自己想先奔事業,再告訴他們男人不著急,基本都能把他們說服。
二問婚姻
如果你已經有了戀人,那么第二問就主打婚姻。“什么時候結婚?”“戀人什么情況?”“以后去哪發展?”等問題,讓當今原本就漂泊不定的年輕奮斗者們愈加惶恐不安。
異地戀讓在廣州從事互聯網工作的陳龍面對長輩提出的問題頗感頭疼。他告訴記者自己已經下定決心準備以后去女友工作所在地發展,但卻無法給長輩一個肯定答復。“順其自然”是他過年時面對長輩提問的標準回答。
出于諸多原因,26歲的湖南姑娘吳媚選擇對長輩隱瞞自己的戀情。大學畢業后才收獲第一份戀情的她,對選擇“隱戀”既有自己對未來的不安和害怕長輩的追問,也是出于對感情的一份小心翼翼地保護。
小姑娘如此解釋自己“隱戀”,“我現在剛談戀愛,什么都不確定,如果告訴他們只會給所有人增加負擔,倒不如繼續說自己沒戀愛,讓他們安慰我”。
三問生育
對于業已成婚但尚未生育的夫妻來講,什么時候要孩子成了春節走親訪友時的必談話題。
“原來還耐心解釋,現在我就笑著說您給贊助點讓我先把房子買了,話題就自然被轉移了”,北京公務員劉琦笑道。
2012年,30歲的劉琦和相戀多年的女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表示自從結婚后每年回家走親訪友都會被問及孩子問題。
他解釋說,要孩子受好多因素影響,物質條件、教育資源等很多東西都需要我做長遠考慮,何況我現在連房子都沒有。老家人不能理解只覺得孩子早點生好,問來問去我也就懶得解釋了。
臧磊2010年本科畢業后回到河北老家一地級市工作,他告訴記者自己在2012年結婚后就開始備孕了。
“雙方父母又一直催,我們婚后就馬上開始備孕了,但到現在都沒成功。”臧磊苦惱地說。
他頓了頓,講到,“我其實并不反感他們問,知道他們是出于好意,很多親戚都給小孩把衣物縫制好了。但這種事情確實不能敞開了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