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曾指出:“戰略,一直是中國現代發展奇跡中的精髓,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大優勢?!?/p>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全面闡述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思想,發出了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動員令”,三地共同迎來協同發展的春天。
兩年來,京津冀從沒像今天這樣生機無限、活力無限、希望無限。一張宏偉藍圖正從夢想照進現實。從河北省確定了40個重點承接轉移平臺和重點園區,作為推進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主要載體,到引進京津項目3621個,引進的資金47.3%來自京津,達到2748億元,天津市全部利用內資的43%來自北京和河北;從拿著一張交通卡,可在京津冀地區暢通無阻,到乘坐城際鐵路,一小時就可游遍京津冀;從區域生態環境信息共享、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到北京攜手張家口舉辦冬奧會,推動京津冀環境協同治理進入“快車道”……
回望走過的一路風景,有坦途順境,有荊棘坎坷,更有迎難而上的智慧和定力。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我們離總書記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還有不小的差距,仍需要砥礪前行!
繼續以大開放鎖定大格局。沒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沒有發展的大跨越。在河北,少數干部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仍不以為然,將自己置身在外。這種思維曾導致河北在以往失去十分寶貴的發展機遇,不斷拉大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我們以更加宏觀的視野、開闊的思路、開放的胸襟,讓開放成就發展的“加速度”。只有有融入京津冀國家戰略的大手筆,精準對接,全方位、跨區域、開放性配置資源,才能形成攜手京津的大開放格局;只有有區域合作的大視野,攜手京津,才能促進融合互補發展,承接產業轉移,拓展合作領域;只有有借船出海的大智慧,接軌世界,才能將河北打造成為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和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
用拼搏刻寫協同發展年輪。英國作家勞倫斯說過:“成功的秘訣,是在養成迅速去做的習慣,要趁著潮水漲得最高的一剎那,不但沒有阻力,而且能幫助你迅速地成功?!本┙蚣絽f同發展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在前行的路上會有坎坷相伴。古今中外無數志士仁人的成功經驗啟迪我們:只要肯于吃苦耐勞,敢于開拓進取,勇于攀登高峰,矢志不渝,命運之神終會展露出溫馨的笑顏。我們只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迎難而上,“小車不倒只管推”的拼搏精神,“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的豪情壯志,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兒,才能打開改革新境界、闖出發展新天地。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在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征程上,繼續發力,與京津一道,朝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目標同向、措施一體、作用互補、利益相連的路子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