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位于唐山世園會國內園的“好人甬路”。記者董鈞攝
2月23日,揭去養護草簾的一條蜿蜒小路呈現在2016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國內園里,沿路印有50名“唐山好人”的真人足跡,成為世園會里一道獨特的“唐山風景”。
這條甬路長100多米,寬3至5米。入口處一塊大理石上刻著《唐山好人甬路記》。路上每隔3至5米鋪有一塊1平方米左右的“好人足跡”模板,上面印著“唐山好人”的姓名、真人足跡、事跡類型和“大愛唐山”標識,共有50塊。
“好人甬路”引來不少游人駐足觀看。一位中年男子指著甬路入口處第一塊模板興奮地喊道:“鄭久強!我認識,他是我們唐鋼熱軋部轉爐車間副主任,全國道德模范!”同來的一位女士感慨地說:“‘好人甬路’這種形式真接地氣!以前只看到偉人、英雄的名字被刻在石碑上,沒想到咱身邊普通好人的名字也能上石碑。”此時,一個小男孩正把自己的小腳放在道德模范的大腳印里,他對身邊的媽媽說:“我也想把腳印印在這里!”
記者隨后電話聯系到敬業奉獻型全國道德模范鄭久強。他從事煉鋼工作27年,刻苦鉆研煉鋼操作技術,成為享譽業界的煉鋼專家。鄭久強認為,自己的腳印成為“好人甬路”上第一雙足跡,表明了全市人民對“實干興唐”敬業精神的認可和贊許。“不管我們有多普通,只要立足崗位,踏實肯干,就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唐山人的幸福生活要靠咱們自己的雙手去創造。這足跡不僅代表過去,也是我走好下一步人生之路的起點。”鄭久強說。
據唐山市文明辦主任李麗介紹,從1990年起,唐山開展“月評學雷鋒十佳”活動,至今共評出“學雷鋒十佳”人物3000余人,基層推舉參評的學雷鋒人物更是不計其數,可以說唐山人身邊處處有雷鋒,唐山也因此被譽為“留住雷鋒的城市”。2011年,唐山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為了傳承、弘揚唐山人的大愛精神,用真實的力量感染老百姓,唐山市委宣傳部決定用石刻的形式把唐山文明符號保留下來,形成印跡,以喜聞樂見的形式鼓勵市民學好人、做好事,沿著好人足跡向前走,讓“唐山好人”引領唐山風尚。
李麗說,“好人甬路”于去年11月開始建設。留印的“唐山好人”共選取了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5種類型,涵蓋了唐山市各行業、各地域,有很強的代表性。
據了解,唐山以“好人甬路”的形式來記錄普通百姓好人好事的做法在全國尚屬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