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家人眼中的李保國:和時間比賽的一生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2016-05-12 11:25:17

  人們常常會用語句形容時間與生命之間的關系,甚至有作家寫道,“時間即生命”。而在郭素萍眼里,自己的愛人李保國一生都在和時間賽跑,甚至忘記了生命。

  李保國,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打造了“富崗”“綠嶺”等知名農產品品牌,帶動10萬多農民群眾脫貧致富,被譽為“太行新愚公”。今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國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噩耗傳來,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表達了深切的哀悼。

  在近日的一次采訪中,我們來到了李保國位于河北農業大學的家。經歷了這漫長的一個月,郭素萍悲傷又堅強。她對我們說,如果還能跟李保國再說說話,她很想告訴他:自己理解他,并且十分想念他。

除了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李保國幾乎天天奔波在路上。(資料圖片)

  為了工作,他可以拼命

  走進李保國教授的家,屋里布置得整潔干凈,綠植蔥郁,仿佛一切如舊。

  “他太忙了。”坐在屋里,一幕幕場景仿佛重現在郭素萍眼前,三十多年的共同生活、工作,沒有人比郭素萍更了解李保國是個什么樣的人。

  郭素萍和李保國是大學同學,從1981年結婚起,他們一起生活了35年。“他這輩子最愛的就是治山,最高興的就是看著山里的百姓在他的幫助下富起來。為了治山他不求名不求利,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顧不得自己的身體,也顧不上照顧家,一生和時間賽跑,只想做得更多。 ”郭素萍對我們說。

  她陪李保國走遍了河北的山山水水。因為常年奔波,生活沒有規律,再加上高強度的工作,李保國先后患上了重度糖尿病和重度疲勞性冠心病。平日里,李保國開車往返奔波,郭素萍就坐在副駕駛的位置,替他接電話,打電話,到基地,把藥準備好,看著他吃下去。

  “我阻攔不了他繼續拼命,只能跟在他的身邊照顧他。出門我一般都帶夠一周的藥量,有時候事兒連成串兒,超過一周了,就得回保定取,然后坐火車再趕回去。”回憶往事,郭素萍悲痛萬分。

  “在家多休息吧,別這么拼命了。”周邊的人也紛紛勸李保國。郭素萍也勸,總是催他上醫院,可他卻說:“人活著時要有事干,沒事干,不就精神空虛嗎?你不知道我在底下跑著有多享受。”

  奪走李保國生命的心臟病,是在2007年確診的。心臟造影顯示,他75%的血管狹窄,心臟支架都做不了,因為根本就沒有能放支架的地方,只能做搭橋。“一般醫生宣布結果的時候是不讓患者本人在場,為的是不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但是我們家不一樣,我特意叫著他一起聽,就是希望醫生能幫我勸住他,把節奏慢下來,稍微休息一下。”郭素萍說。

  “不聽話”的李保國那股子犟勁,常常讓郭素萍十分無奈。“有一次在辛集輔導后,他突發心梗,醫生掛了個‘絕對臥床休息’的牌子在他的床頭。可是醫生一出去,他就把那牌子翻過去了,住了沒幾天院,就堅持出院,依舊像原來一樣工作。”這之后,學校領導也給郭素萍“下了死命令”,“保國走到哪,你必須跟到哪,他身邊時刻不能離開人!”

  就這樣,郭素萍更是形影不離地陪伴著李保國。可就是這個大家認為的“需要絕對臥床休養”的人,只要是到了基地,見了農民,竟一刻也停不下來。“爬溝過坎,大步流星,講課做示范,精神百倍,一點兒也不像病人!有時我勸他慢一點,他總說,不行,這個點講完了,下一個點還等著呢。”郭素萍回憶。

  上山的時候,李保國生龍活虎,可是回到家,卻連上四樓的力氣都沒有,從李保國家到兒子家,總共不到五百米的距離,李保國也會開車,“因為太累了”,郭素萍說。

  從去年冬天開始,李保國的身體狀況在變差,飯量越來越小,不吃葷腥,人也消瘦得厲害。“現在想想,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也不是不知道這病的危險性,就是因為知道,他才更拼命,他怕時間不夠。”

李保國教授講授技術通俗易懂,深受果農歡迎。(資料圖片)

  為了大家,他忽略了小家

  結婚這么多年,可以說,是郭素萍用肩膀擔起了一個家。在李保國去世前的4個多月時間里,他在家的時間總共不到10天。就連春節假期,也只在家休息了一天。“家里的事兒他從來不管,人也顧不上。”

  “家里的水電費在學校是最少的。”郭素萍說,即便李保國能有時間在家里,夫妻倆也沒有太多時間交流,“因為工作太忙,他已經很久沒有晚上8點以前吃過晚飯了。吃完飯,我抓緊干點家務,他忙著打電話安排事,或者看學生的論文。”

  盡管如此,身為妻子,郭素萍其實很早就理解了李保國。

  當年,郭素萍也是課題組的主要成員,是李保國工作上的搭檔,夫妻倆根本無暇顧及遠在保定的家。不得已,他們只好把年邁的母親和一歲多的兒子也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他們的課題叫小流域的立體開發,所以當地好多村民管他們的兒子叫“小流域”。

  “有個事到現在提起來我都難受。”郭素萍說,有一次學校領導去山里看他們,走的時候,兒子爬上了人家的車,死活不下來,哭著喊著說,要回保定,想上幼兒園。“沒辦法,我只好硬把孩子拽了下來。”

  “我先后兩次做手術,他都在山上,手術通知單都是我同事簽的字。我和兒子確實為他付出了很多,但是我們一直理解他、支持他。”

  結婚這么多年,李保國甚至連郭素萍的生日都記不住。郭素萍本不在意這些,但家里自從有了小孫子,一家人就想著過個生日,聚一聚,說說話。2014年11月的一天,大早起李保國就跟郭素萍說“祝你生日快樂”。“在兒子媳婦的百般提醒下,他終于是記得跟我說聲‘生日快樂’,卻忘了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都是過陰歷生日的,那天根本就不是我的生日。”

  后來,2015年在邢臺崗底村,正好趕上了郭素萍的生日,在崗底村支書楊雙牛的提議下,李保國終于給郭素萍過了一個生日,卻也是他為她過的最后一個。

  家里的事記不住,可李保國并不是沒有親情。“我父親今年已90歲高齡,保國去世的消息一直瞞著他,因為在老人眼里,這個女婿比所有的孩子都好。”郭素萍說。還有李保國最疼愛的小孫子,爺倆的感情最深,只要李保國回家,他只讓爺爺抱。只是李保國在家的時間太少了,幼小的孩子經常指著照片問“爺爺呢”,直到現在,孩子也不知道,疼愛他的爺爺再也見不到了。

  今年3月7日,李保國在平山縣參加省婦聯舉辦的一個活動。活動上,一向專注事業到了“不近人情”程度的李保國,在現場主持人的“要求”下,“擠”出了自己長久以來積在心底的愧疚:“老婆、兒子,我愛你們,但是我顧不上管你們。對不起!”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他說這樣的話。”郭素萍緩緩地說。

  農民的事兒他都掛在心上

  留給家人的時間太少,李保國卻把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留給了太行山區的鄉親們。

  熟悉李保國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通訊錄里超過三分之一的號碼是普通農民。無論何時何地,每位素不相識的農民打來電話,他都會耐心地接聽解答。

  “他脾氣急還有點倔,但對待慕名咨詢的農民,卻從來不慢待,有時接農民電話,旁邊聽的人都不耐煩了,他還在那里耐心地講、說。”郭素萍說。

  “井陘核桃”、“曲陽核桃”、“平山蘋果”……在李保國的手機通訊錄里,有很多奇怪的名字。“這些都是農民打來的電話,實在聽不清他們姓名,就這么先記下來。”郭素萍說,不管認識不認識、果園規模大小,只要咨詢到李保國頭上,“他就沒有糊弄事兒過,都是真心實意地幫著解答,幫著管理。”

  30多年,那么多次給農民實地指導,李保國從來沒有要過一分錢,有時候反倒還要自己搭路費。郭素萍還記得,今年3月6日,為了江蘇徐州的一位核桃種植戶,夫妻倆早晨5點鐘從家出發,到滄州高鐵站坐高鐵,到徐州后,飯沒吃一口,直接到地里,實地講解完后,又連夜往回趕。上火車前,那位種植戶想請他們吃飯,李保國卻堅決不去,囑咐郭素萍到車站買了兩桶方便面,便算是兩人的晚餐了。

  在李保國家里的書柜上,除了大量的專業書籍、零散擺放的藥瓶,我們還看到了一張用壓膜封存的樹葉標本。郭素萍說,這個標本保國保存了很多年,標本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兩行字:“拼將一死酬知己,裁紅剪綠任由之”。

  其實,大山里的果農們,都是李保國的知己。他理解他們,一心想著他們。樸實的農民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這位“農民教授”的喜愛。郭素萍還記得,一次在山區路遇交通阻塞,村民們聽說是農大“李老師”,二話不說,拆掉自家土坯壘成的院墻,為他辟出道路;李保國走后,許多人帶著自家的蘋果、雞蛋,說要送他最后一程……

  “李老師給我們指導,從沒收過我們一分錢,現在他走了,我們帶點兒東西送他最后一程,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想起老鄉們說的話,郭素萍淚水漣漣。

  郭素萍說,李保國是從農村出來的,深知農民生活的艱辛,他希望把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為農民增收,改變農民的生活條件。“我覺得讓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就是他的理想,他也為了完成這個理想奮斗了一生。”

  一輩子走來,共同經歷了風風雨雨,眼看太行山區年年披綠,李保國卻離開了。“你怨他嗎?”我們問郭素萍。她輕輕地搖了搖頭:“不怨,我理解他。保國的生命雖然短暫,卻是值得的。”

  李保國去世后,幾個都提出想把他的骨灰埋在山嶺上的請求,郭素萍答應了。“因為我知道,保國活著的時候離不開山,離不開山區的人民,他死后,也愿意看著太行山變綠,看著太行人民變富。”

關鍵詞
李保國,網絡媒體,走轉改
責任編輯:次菁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