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21層電梯滑到負1層 故障頻發18樓住戶寧愿爬樓梯
來源: 海南日報  
2016-08-16 10:59:31

它本是安全系數非常高的公共交通工具,但因管理缺位,致隱患重重、故障頻發

上下電梯,何時不再忐忑

海南日報記者徐一豪 見習記者羅安明

電梯安全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備受社會關注。本報記者袁琛攝

核心提示

電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也備受關注。電梯井墜亡、扶梯“吃人”……近年來頻頻見諸報端的電梯事故,更是牽動著大家的神經。

被困電梯時,轎廂內安全嗎?如果鋼纜全部崩斷,電梯會“自由落體”嗎?消防官兵是電梯救援的“正規軍”嗎?我們每月繳納的電梯費,物業都花哪去了?電梯存在安全隱患,主要問題出在哪?保障電梯安全,需要我們做好哪些事?

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了電梯維保、檢驗、使用等環節相關人員以及行政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負責人,逐一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上下忐忑,電梯安全引人憂

電梯故障頻發,住戶寧愿爬樓梯

隨著轎廂一陣劇烈的震動,電梯停在5樓。門開了,卻沒人進出。類似這種“詭異”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海口市佳寶花園小區上演。

佳寶花園是個老小區,電梯老舊,長期帶病運行。去年初,該小區A棟兩部電梯各種病癥爆發。“經常一壞就是四五天,住在18層也不得不爬樓梯,生活非常不方便。”住戶林茂生(化名)老人說。

老林告訴記者,一年多來,兩部電梯壞了修,修了壞,不知關了多少次人。“每次乘坐都擔心,因為不知道它什么時候會突然停下來,要不是年紀大,我寧愿爬樓梯。”老林話里透露出許多無奈。

和佳寶花園不同,海口海角花園小區B1棟的電梯故障則與“老舊”無關。但這個3年前才交房入住的新小區,也曾多次上演“電梯驚魂”。

7月4日晚10點多,住戶陳先生乘電梯上樓。當電梯運行到21層開門后,陳先生剛準備出電梯,突然“轟”的一聲響,電梯開始下滑,直到負一層才停下。盡管沒有受傷,陳先生仍驚出一身冷汗。

這些電梯安全問題,我們不少人都遇到過。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省共有各類電梯40108臺,同比增長15.6%。去年排查的36489臺電梯中,發現隱患電梯5059臺(其中嚴重事故隱患電梯586臺),完成整改4992臺。

據海口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處主任科員鄧仲肖介紹,海口全市現有電梯1.58萬臺,由于無繳納專項維修資金的老舊電梯較多,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引起的電梯損壞較嚴重,電梯困人、滑墜等故障頻發。

去年,我省共發生致人死亡電梯相關事故3起,造成2名工人和1名普通市民死亡,全部發生在海口。

技術成熟,電梯安全系數原本非常高

本身有完備的安全保護裝置來保護乘客安全。即使所有鋼繩全部崩斷,轎廂“自由落體”的可能性也極小

記者日前在佳寶花園采訪時,遇到從12層步行下樓的訪客趙寶成。他告訴記者,他是來這個小區辦事的,乘電梯上樓時被嚇得不輕,于是返回時寧愿從樓梯走下來。“這也太危險了,簡直是用生命在出行啊!”趙寶成半開玩笑地說。

那么,電梯真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危險嗎?記者日前采訪了海南省鍋爐壓力容器與特種設備檢驗所副所長張勇。“都是電影看多了,電梯哪有那么恐怖。”張勇說,實際上電梯是安全系數非常高的公共交通工具。截至2015年底,我國共有電梯425.96萬臺,2015年全年發生電梯事故58起,死亡46人,相比于我國巨大的電梯保有量和使用率,事故率并不高。

張勇介紹,電梯本身有完備的安全保護裝置來保護乘客。作為常用的垂直升降曳引電梯都有超載保護裝置、上下行超速保護裝置、防止門夾人保護裝置、越程保護裝置、門鎖機械電氣保護裝置、制動裝置、緩沖裝置、通風裝置、緊急照明和報警裝置等安全裝置,確保乘梯人安全。

“以大家最擔心的電梯‘自由落體’為例,發生可能性極小。”張勇說,首先,國家標準規定電梯轎廂至少應有兩根獨立曳引鋼絲繩牽引上下,此時要求的電梯鋼絲繩安全系數要達到16以上,由三根及以上曳引鋼絲繩牽引時安全系數也要達到12以上,所謂電梯鋼絲繩安全系數是指裝有額定載荷的轎廂停靠在最低層站時,一根鋼絲繩的最小破斷載荷與這根鋼絲繩所受的最大力之間的比值。假設轎廂限載1噸,要同時壓斷3根鋼繩,則需12噸以上的載重,也就是說,你得往小小的電梯里塞120個200斤的大胖子才能壓斷它。可見安全系數是很高的。

其次,即使所有鋼繩全部崩斷,轎廂“自由落體”的可能性也極小,因為此時電梯下行速度超過額定速度的15%,限速器——安全鉗保護裝置就會立即啟動,將轎廂緊緊夾在電梯導軌上。再次,電梯井道底部還裝有緩沖裝置,即使電梯滑墜至底部,也可消減沖擊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對乘客造成的傷害。

“一般來講,當我們被困電梯時,轎廂里面是比較安全的地方。”張勇說,一旦發現自己被困,首先不要慌亂,應通過轎廂上的報警裝置或撥打救援電話求救,千萬不要試圖通過扒開電梯門逃生。如救援機構不能及時實施救助,則會承擔相應責任。

張勇介紹,國家為了提高電梯的安全性,在技術的提升下對制造標準不斷進行修改和補充,如今年7月1日以后出廠的電梯,將要求具備防止轎廂意外移動裝置和轎門限位裝置。此外,對一些井道壁與轎廂之間間距超標的電梯,為防止人員從夾縫間距內墜落,電梯檢驗規范也把此項由以前的一般項改變為重要項。

管理缺位,電梯事故多為“人禍”

為爭奪市場,一些電梯維保企業以超低價格攬生意,簽下合同后,再通過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等手段挽回損失,電梯維保走過場、不規范,帶來各種問題

作為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電梯和汽車有幾點顯著區別:一是電梯出廠后必須經現場安裝調試和檢驗,二是小區里用的電梯涉及公共產權和公共使用;三是法律強制電梯需專業公司定期維護保養;四是業主多采用授權物業公司進行使用管理。電梯質量和安全總體上與設計、制造(改造)、安裝調試、維護保養、檢驗檢測、使用管理、監督管理等環節都有關系。為提高電梯的安全性,國家在電梯制造、改造、安裝、維保、檢驗檢測等環節建立了行政許可和核準制度,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監管。

“據統計,電梯使用環節發生事故占電梯事故的七成,電梯使用和維保的情況比較復雜,是監管的難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處長王國昌認為,電梯使用單位管理制度不健全、內部管理混亂,維修保養費用缺失,電梯沒有及時修理,再加上電梯維保市場混亂、有的電梯維護保養單位維保質量不高,是導致電梯安全隱患多、故障頻發的主要原因。

去年12月25日,海口水岸陽光小區住戶葉某凌晨回家時被困在電梯13層,通過報警裝置求助無人應答,撥打電話也無信號。3個小時后,不具備電梯管理員資質的小區保安聞訊趕來施救。因保安違規操作,葉某在爬出轎廂時不慎墜入電梯井,經搶救無效死亡。

張勇認為,這起電梯事故是典型的因管理缺位引發的“人禍”。“如事發后有持證電梯管理人員或作業人員在場,通過電梯盤車裝置將轎廂移到平層區域,再開門施救,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根據規定,每個電梯使用單位都應配備相應持證上崗的專職或兼職電梯管理員,并確保在發生電梯意外時能及時處置。但實際上我省不少電梯還處于“三無”(無物管、無維保、無維修資金)狀態,更別提專職電梯管理員了。據統計,2015年,全省共排查出“三無”電梯1697臺。

再看維保環節。海口目前從事電梯安裝、維保的企業共71家,專業人員4100多人,行業競爭非常激烈。為了爭奪市場,一些不良企業往往以超低價格攬生意,簽下合同后,再通過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等手段挽回損失。

海口市電梯協會秘書長陳鴻信分析認為,以當前的物價及工資水平,電梯維保費至少應維持在400元/臺/月左右,但事實上一些企業收取的維保費低至200元。“這樣維保的質量就必然難以保證,極可能出現維保走過場、兩次并做一次等現象。而作為監督者的物業公司,為了省錢也‘睜只眼閉只眼’,甚至與維保公司沆瀣一氣。”陳鴻信說。

電梯維保走過場、不規范,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各樣的電梯故障,不但給電梯使用者帶來極大不便,還有可能釀成大禍。如維保人員違規操作,在沒有修復電梯層門觸點的情況下強行接通回路,就有可能出現“門開了電梯沒到”這種意外情況,從而引發墜亡事故。

收支不明,業主交的電梯費用哪去了?

電梯費收支不公開、不透明,是否花得合理、是否挪作他用,業主全然不知,而業主作為電梯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也鮮有主動監督

電梯維護,物業公司也叫苦不迭。

海南珠江物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瓊山分公司佳寶花園管理處主管林清榮說,他們管理的佳寶花園A棟沒有單列的電梯費,電梯維保費只能從綜合服務管理費中支出。“每月收上來的物管費僅2萬多元,還不夠9名工作人員的工資支出。”林清榮說。

對此,住戶鄭先生表示質疑。他告訴記者,他家每月的物業繳費除停車費、綜合管理費外,還有0.5元/平方米的維修養護費。“這部分費用應包含電梯維保費。”鄭先生說,佳寶花園A棟共100多戶,戶均面積120平方米左右,物業每月收取的維修養護費至少6000元,“而這部分錢花在哪了,是筆糊涂賬,我們業主完全不知道。”

廣州奧的斯電梯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工地主管蔡於潭透露,海口一般小區物業收取的電梯費從15元-30元/月/戶不等,取20元的中間值,按兩梯6戶、15層樓計算,每棟樓每月收取的電梯費約1800元,即使花費1000元用在兩部電梯維保上,物業仍有較大節余。

對物業收支不公開、不透明這一普遍現象,王國昌認為,業主可要求物業公開收支內容。但部分小區的確存在經營不善、業主拖欠物管費等問題,以致電梯出現故障時缺乏維修資金,或者因維保不到位長期“帶病”運行。

“但大部分小區應該不會存在這一問題。”王國昌說,當前最大的問題是電梯費的收支不公開、不透明,是否花得合理、是否挪作他用,業主全然不知。此外,業主作為電梯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也鮮有主動監督。

消減隱患,電梯維保將有大動作

我省醞釀制定電梯維保單位的分級評價和分類監管辦法,加強證后監管,通過退出和淘汰機制,促進企業誠信經營

王國昌介紹,為消除電梯安全隱患,去年以來,我省質監部門集中開展了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攻堅戰活動,以問題為導向,排查隱患電梯,建立“問題電梯”檔案和15年以上老舊電梯、“三無”電梯臺賬,開展風險評估,逐一開展整治。

目前,我省正在積極創新電梯監管模式,努力提升監管能力水平。如計劃在電梯檢驗合格標志牌上設置“二維碼”,可查詢檢驗、維保、使用等信息,構建公眾參與電梯監管新模式。

此外,我省正在醞釀制定電梯維保單位的分級評價和分類監管辦法等措施,通過建立評價體系,加強電梯維保單位的證后監管,進一步規范電梯維保服務行為,通過建立退出和淘汰機制,促進企業依法依規誠信經營,提高電梯維保質量,確保電梯安全運行。

針對老舊電梯需要更換而缺乏資金問題,海口市今年也有相應計劃。據鄧仲肖介紹,海口市財政計劃出資1.1億元,對全市1169臺無維修基金的老舊住宅電梯分3年進行安全評估和改造更新,安全評估費用由市財政承擔,改造更新費用財政承擔50%、業主自籌50%。今年首批400臺老舊電梯的更新改造工作目前已啟動,佳寶花園小區,已納入首批改造項目。

“確保電梯安全不只是政府部門的工作,更需要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齊抓共管。”王國昌表示,作為法律規定的電梯安全第一責任人,物業公司更應盡職盡責,一方面要監督維保企業做好電梯的維護保養,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另一方面要對乘梯人的不文明乘梯行為進行制止。

(本報海口8月15日訊)

電梯安全知識

1消防不是電梯救援“正規軍”

消防部隊承擔著大量應急救援任務,并非具有專業知識的電梯救援隊伍。當被困電梯時,應先撥打電梯轎廂上的救援電話求救。

2扒門逃生或奔“末路”

扒門逃生是造成墜亡事故最多的危險行為。電梯發生故障時門打不開,實際上是電梯啟動對乘梯人的保護模式,此時切勿強行扒門逃生。

3電梯發生故障時,不會“自由落體”

電梯有安全鉗裝置,當運行速度超過設定速度的15%時,安全鉗會立即將轎廂緊緊夾抱在軌道上,不會有“自由落體”危險。

關鍵詞
曳引鋼絲繩,電氣保護,一般項,盤車裝置,電梯導軌,電梯轎廂,電梯井,電梯運行,電梯安裝,電梯故障
責任編輯:劉延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