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神舟十一號飛天 看中外太空探索如何“再出發”
來源: 中國網  
2016-10-18 18:09:24

  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點火瞬間。中國網牛博攝影

  10月17日,執行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順利將兩名航天員送上太空。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六次載人航天飛行,隨著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的成功展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繼續向前推進。

  中國載人航天進入空間實驗室階段

  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軌飛行期間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兩名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并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

  目前,在軌運行30多天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進入高度約393千米的近圓對接軌道,等待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對接。

  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后,將開展多項有人參與的科學技術試驗,比如,首次開展中國航天飛行中的醫學超聲檢查;參與應用載荷技術試驗,更換空間材料制備樣品,進行太空植物栽培試驗等;還將開展在軌維修試驗,進行人機協同驗證。

  隨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的,還有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設計大賽的三個獲獎項目,即“太空養蠶”、“雙擺實驗”,以及“水膜反應”,航天員將在軌完成這些實驗,幫助中小學生認識了解微重力環境中事物的狀態變化。

  當地時間2014年12月5日,美國佛州卡納維拉爾角,獵戶座飛船搭乘德爾塔-4重型火箭發射升空。(Marta Lavandier/東方IC)

  國外載人航天發展現狀

  美國進入“獵戶座”時代

  2011年航天飛機退役后,美國載人航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2014年12月5日,美國新一代載人航天工具“獵戶座”飛船首次試飛,迎來了美國載人航天的重啟,也意味著美國向著火星探索之旅邁出第一步。

  雖然這次試飛沒有搭載宇航員,從起飛到降落也只有短短4個半小時,但載人飛船到了近地軌道之外,這在美國1972年“阿波羅”探月任務結束后還是第一次?!矮C戶座”的目標是要把人類送上小行星乃至火星。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稱其為“太空探索新篇章的黎明”。

  美國載人航天進入了“獵戶座”時代,但短期內它更多的是象征意義,下一次試飛要等到2018年,而首次載人飛行則定在2021年,然后才會載人登陸小行星和火星。展望未來,由于面臨CST-100航天器和“龍”飛船等的競爭,“獵戶座”仍存在變數。即便它能把人類送上火星,那也是2030年以后的事情。

  俄羅斯研發新一代載人飛船

  俄羅斯用于接替聯盟系列飛船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聯邦號(PTK NP)已于2010年完成初步設計,2013年正式獲批研制。根據當前規劃,聯邦號預計2017年進行首次技術驗證性飛行,2024年進行首次載人飛行,之后在2025年進行載人月球軌道飛行。

  聯邦號飛船較聯盟號飛船進行了大量的改進。聯邦號飛船內部空間是現有聯盟號飛船的兩倍,更大的空間可以使宇航員執行任務時更舒適,飛船可搭乘4名宇航員和500公斤貨物。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多次重復使用,聯邦號可以在軌道上飛行10次。

  歐洲發射無人太空飛機

  2015年2月11日,歐洲航天局(ESA)用“織女星”(Vega)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無人太空飛機“過渡型試驗飛行器”(IXV),執行亞軌道試飛任務?!斑^渡型試驗飛行器”到達413千米高度后彈道式再入返回,亞軌道飛行共持續100分鐘,最后在降落傘輔助下濺落在太平洋上并回收。

  “過渡型試驗飛行器”的主要目的是在飛行中試驗航天器再入技術。此次試飛取得巨大成功后,ESA已開始規劃“過渡型試驗飛行器”下一次飛行任務,“過渡型試驗飛行器”項目經理稱將在2019或2020年進行。ESA局長讓-雅克?多丹表示,ESA及其成員國與歐洲航天工業界一道,已準備好接受航天運輸、無人探測和載人航天領域的新挑戰。

  2016年8月24日,視頻截圖,8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全球征集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首次公布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和火星車外觀設計構型。(翁磊/東方IC)

  中國太空探索“再出發”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相繼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進入了第二步第二階段,即空間實驗室階段。

  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分別是: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并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明年,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帶著天舟一號補給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實現對接。2018年,中國計劃開始建造首座裝備全面的空間站,2022年基本建成。

  此外,中國火星探測任務也已正式立項,首個火星探測器預計2020年發射飛往火星,一步實現繞火星的探測和著陸巡視。中國還計劃在2018年展開對月球黑暗面的探索活動,并“力爭用15到20年的時間實現載人探月目標”。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的介紹,從現在起,我國將用5至7年的時間,到2020年前后,完成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現有的重大科技專項;2025年前后,全面建成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推動空間信息應用規模化、業務化、產業化發展;2030年實現整體躍升,躋身航天強國之列,以航天夢助力中國夢。

關鍵詞
神舟,十一號,載人,任務
責任編輯:李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