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日華博士向記者介紹水處理團隊的技術成果。該團隊自主研發的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能夠實現結晶鹽的資源化。新華網 聶晨靜 攝
在北京市昌平區東南部,溫榆河畔,坐落著一座面積10平方公里的未來科技城。神華集團、華能集團等中國能源企業巨頭的研發總部,就設立在這座頗富現代設計感的科技城里。
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傳統能源行業歷經酷暑寒冬,非創新不能發展,非綠色不可持續,已成為行業企業共識。立春剛過,記者有幸探訪這座科技城,聽技術“咖”們聊聊能源環保那些事兒。
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的“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實驗室”,技術人員在進行相關研究。新華網 聶晨靜 攝
節能減排實現水清氣凈
“從長遠角度來講,煤炭終究會走向沒落。石器時代結束,不是因為沒有石器;同樣,煤炭時代結束,也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煤炭,而是有其他更好的替代。”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所長衛昶表達了自己的判斷。7年來,他帶領350余名技術研發人員,在煤的清潔轉化利用、煤基材料、水處理技術、清潔制氫等領域搶灘拔寨、自主創新。
以衛昶團隊研發的煤化工廢水高倍濃縮處理技術為例,有望將水回收效率從75%提高至97%以上,大幅減少終端廢水量,并使整個零排放系統的運行成本降低30%以上。
與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一河之隔的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則在溫室氣體減排領域走在前列。“我們研發的CO2捕集核心技術已出口美歐等地,能實現高CO2捕集率和高濃度CO2產品的捕集。”研究院院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許世森表示。去年7月,華能集團在天津IGCC電站建成我國首套燃燒前CO2捕集裝置,CO2的捕集率達90%以上,年捕集CO2的能力達10萬噸,為目前國際之最。
這是技術人員用聚烯烴材料做成的軍用空投箱模型。新華網 聶晨靜 攝
開動腦筋處處都能變廢為寶
“這是我們用煤基功能材料制成的小船,同等強度下,重量比普通同類產品輕30%左右。”“這個空投箱是用聚烯烴材料做的,實驗從百米掉落都不會摔碎,耐沖擊。”衛昶笑容滿面地帶記者參觀研究所展示大廳里的高科技“寶貝”。
在他的理念里,煤炭的意義遠不止于用作燃料,更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可以“制成有高附加值和競爭力的材料”。為此,團隊做了許多相關研發工作,并成功實現變廢為寶。“比如粉煤灰,是需要處理的固廢,我們從中提取做高分子的填料,用于建材;對于液化殘渣,目前被定義為危廢,處理成本很高,但我們從中提取碳纖維、導熱材料等。”衛昶說。
另一種“碳”——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CO2,在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的“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實驗室”里,搖身一變,成為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資源。實驗室研究人員王曉龍告訴記者,目前捕集來的CO2主要銷向食品行業,一噸食品級CO2能賣500塊。
下一步,他們會加強與下游石化產業合作,將CO2更多用于油田里。“注進地底的CO2會變成液相,發生一定反應后可以把油置換出來,油井產出率能提高10-15%。”
碧澈藍天下的神華集團一角。新華網 聶晨靜 攝
戰略眼光不囿于眼前蠅利
作為一名電力人,許世森認為,當前研發碳捕集裝置除了減排,更大意義在于技術測試,“未來將年捕集CO2的能力提至千萬噸級,與石油產業形成深度合作”。他夢想“把煤做成跟天然氣一樣干凈”。
長遠的戰略發展,也是衛昶始終堅持的考量。“有一些研發機構,哪里賺錢就去做,這不可能得到可持續發展。”對于科研機構的投入產出問題,衛昶表示,“希望低碳所不是聚焦短平快,而是真正聚焦大領域大挑戰。可能時間會比較長,投入比較大,但最終對集團、對中國能源領域長遠發展有好處,回報將更大。”
或許,正是因為無數像他們一樣的技術“咖”們在科研創新方面孜孜以求,在發展理念方面瞄準長遠,能源產業才能在新一輪改革發展中煥發生機,我們才能天更藍、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