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郝斌逢人便說:“終于搬出那個陰圪牢了,咱也能享受一下那洋暖氣的滋味了。熱個燉燉的,就是舒服。”
郝斌是包頭市稀土路街道辦事處南壕村民,原來住在南壕村舊村自建三樓區。要說原來的居住條件,那在當年也是頂呱呱的。2000年,他家在南壕村北規劃的自建三樓區蓋起了人人羨慕的三層樓,上下有500多平方米。可住進去了才體會到“土樓”的諸多不舒服、不方便。
南壕村緊鄰民族東路,背靠友誼大街和金榮建材城,南接黃河大街,東臨富強路,占盡地利之便。然而隨著周邊區域的不斷發展和外來人口的不斷涌入,交通擁堵,衛生臟亂差,南壕村成了包頭市城區里有名的“城中村”。一到創城、創衛等檢查驗收工作的關鍵時期,這里就成了包頭市、稀土高新區和當地辦事處的一塊心病,嚴查、嚴管、加緊突擊,各級領導們心里始終也不敢放松那根緊繃的弦。住在錦苑小區的居民一年四季連窗戶也不敢開,因為小區南墻外邊就是南壕村。夏天,廁所味、雞屎味到處彌漫;冬天,家家燒著小煤爐,連做飯帶取暖,煙霧繚繞。郝斌自己家里更是如此。雖然總平米很大,但是被他自己一間一間的都出租出去了,而自己全家住了一間最不好租的陰圪牢。夏天,又熱又潮不透氣。冬天,又陰又冷凍個死。小煤爐里一個勁的添煤加炭,溫度沒增加多少,可煤錢開支卻嘩嘩往外冒,還得防著全家煤氣中毒。這幾年打工租房的少了,再看看包圍在村周圍的高樓大廈和現代舒適的小區,郝斌心里不止一次的盤算著:“這南壕村啥時候也能趕上個集體拆遷?咱也去住住那帶洋暖氣的樓房,像城里人一樣享受幾天”。
2016年8月底,署著“南壕村拆遷指揮部”的一封“致南壕村民的一封公開信”給郝斌的生活帶來了新曙光。為徹底改變南壕村村容村貌,提高南壕村民生活水平,徹底解決村民長遠生計保障問題,南壕村拆遷指揮部要對舊村等區域進行拆遷,并鄭重承諾了村民安置房、底店商業用房分配辦法,確保村民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和穩定商業收益。而且,指揮部也明確指出,稀土高新區管委的城中村改造計劃只批了南壕等兩個村,備足了拆遷資金,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郝斌盤算良久,決定盡早拆遷,還能拿上帶頭拆遷的一筆獎勵金。
不久前,郝斌用自己的拆遷補償金在村南邊的小區購置了一套105平方米的新樓房,全家人早早搬了進去。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圖個今年冬天再不受罪”。
目前,南壕村整體拆遷推進順利,短短三個月,70%以上村民已經簽署了拆遷協議,領取了拆遷補償金。他們和郝斌一樣,期待著在南壕村這塊盡享天時、地理之便的黃金寶地上早日享受到高質量、多保障的全面小康和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