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
3月2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前,中國青年網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婁源功告訴記者,今年的提案依舊關注中西部教育公平。此前,他已連續多年在全國兩會上為中西部地區的教育公平呼吁,被網友和社會各界稱為“最執著政協委員”。
婁源功向中國青年網記者表示,中西部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有實際的改善,但沒有本質上的改變。教育資源配置不能簡單地依據行政區劃,要以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來配置資源。去年他就在兩會上建議:“將人口數、在校生數、所在省域經濟總量等,作為最重要的資源配置要素。在‘十三五’期間,應綜合考慮中西部不同省域的情況,將政策投向歷史悠久、社會聲譽好、辦學質量高的學校。”婁源功表示,今年之所以繼續提交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主要是這個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現階段施行的資源配置主要依照行政區劃分配教育資源,這實際上是一種簡單地處理方式。
談到一直關注的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婁源功說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對中西部高校的扶持。但在執行過程中有偏差,落實到各個省便簡單地成了“一省一校”。婁源功認為,相關主管部門應該準確地理解黨中央國務院的精神,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建設和諧社會的精神,把這種精神和思想融合到具體工作中去,不要片面地理解和處理。婁源功說今年正好是“雙一流”大學建設頭一年,希望有關部門對教育資源建設高度重視起來,不能再偏。
對于中西部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在“雙一流”高校建設中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婁源功分析認為,這些省份的優勢主要有兩點,第一點,這些省份的高校特色鮮明,有特色的學科和專業;第二點,這些高校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融入比較緊密。但由于長期得不到中央支持,綜合實力與發達地區高校相比處于劣勢。婁源功說布局“雙一流”大學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布局很重要,必須既要考慮到當前,又要考慮到長遠,要綜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指標。
“我不是為了河大,河南大學發展很好,教育部對我們也很支持。中西部六億多人口,這是很大一個區域”,“別的我談不到點子上,參政要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別的我沒有調查我不發言。”婁源功透露自己除教育問題的提案外,并沒有準備提其他領域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