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對緊張的醫療資源形成了巨大挑戰。很多老人多半年住在醫院里,其中部分老人其實是處于康復期,這進一步加劇了醫療資源供需矛盾。”
日前,在河北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河北三河燕達實業集團董事長李懷的發言關注到養老這一社會熱點問題,引起代表們的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出‘發展醫養結合’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很務實、很有現實針對性,是解決上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燕達國際健康城正在探索醫療、養老與康復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涵蓋燕達醫院、金色年華養老中心、康復中心等板塊,提供醫療、康復、生活照料等服務。”
李懷代表講得具體,代表們聽得認真,紛紛提出問題。
“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的發展情況如何?”“面臨哪些問題?”“如何破冰發展?”
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李懷代表給出解答:“與醫療資源緊張相對應的是,我國養老機構的服務能力仍顯薄弱,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尚存在很多困難。政策保障性不足是醫養銜接程度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異地醫保和很多護理項目不能納入醫保支付,使得很多醫養結合機構舉步維艱。”
京冀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破冰,為燕達國際健康城的發展帶來機遇,讓李懷代表找到了醫養結合機構發展的方向和路徑。他建議:“針對民營資本興辦醫養機構,政府應當建立長效性的多渠道補償機制、規范性的藥品采購機制、激勵性的分配機制、競爭性的服務機制。同時,在公立醫院改制過程中,積極鼓勵各類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形成多元化醫養結合新格局。”
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李懷代表透露了燕達的“小目標”:“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為緩解北京就醫壓力,燕達國際健康城二期即將開工建設,對醫院和養老板塊進行擴建升級。未來,燕達還將在秦皇島復制一座同品質的健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