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端午全國這些地方味兒最濃 距離北京最近的是白洋淀
來源: 天津北方網  
2017-05-26 16:22:50

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小長假是今年上半年最后一個小長假,與之后的中秋、國慶假期相隔近4個月,這難得的假期也提升了部分市民的出游意愿。記者從58同城、趕集網、攜程網等平臺了解到,由于端午假期不長,一部分人仍熱衷選擇駕駛半徑在3-4小時左右的旅游景區;另一部分游客則想趁著暑假前的淡季拼個長假,乘坐飛機、高鐵前往南方感受不一樣的端午民俗和節日氣氛。

湖南汨羅

“發源地”感受正宗端午

端午節本為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所以要說節日氣氛最濃郁的地方,還是要看屈原生活、寫作過的地方,最有名的非湖南岳陽汨羅莫屬。

汨羅自古便是人杰地靈的寶地,因穿城而過的汨羅江而得名。這里是詩人屈原晚年生活、寫作的地方,為紀念屈原,汨羅江畔端午節一般會從農歷五月初一開始到十五日止,除了辦盛宴、吃粽子、插艾掛菖、喝雄黃酒、賽龍舟之外,還有包括偷神木、雕龍頭、唱贊詞、龍舟下水、龍頭上紅、朝廟等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祭龍、祭屈習俗,同時,也留下了“寧荒一年田,不輸五月船”等許多端午民謠。

汨羅城內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如迤迤邐邐的汨羅江,因詩人屈原憂郁了兩千年,咆哮了兩千年,因此每到一年的農歷五月,汨羅江面就會鼓點驟起,船槳翻飛,一條條龍舟如箭離弦,逆流而上,通過賽龍舟這種最傳統的方式紀念屈原,如果能趕上,親眼看一看絕對震撼。

汨羅還有著名的屈原祠,它依山面江,景色秀美,如果站在祠前的平臺上,甚至能將汨羅江拍出“大海”的感覺來。

湖南鳳凰古城

古城民俗多花樣過端午

這里為千年古城,古街老巷,滄桑斑駁,可以滿足人們尋古探史之心;這里聚文學巨匠沈從文、國畫大師黃永玉等英杰文人,可以暢游文藝殿堂;這里山明水秀,沱江泛舟,吊腳樓臨江林立,可以讓人們蕩滌心靈;這里更有神秘的儺戲以及充滿民族特色的苗家婚禮和土家哭喪嫁娶文化,這里就是湖南鳳凰古城。

說到鳳凰古城的端午節習俗,絲毫不輸給任何一個屈原故里。鳳凰古城有諸多民俗活動,如走寨串門,每年苗族端午節,其他村寨的親朋好友都要到過端午節的苗族村寨走寨串門吃粽粑、喝米酒,共同祭祀屈原。不論來多少客人,主人家都會陪坐到天亮。

吃“五黃”,苗家過端午節要吃端午飯。端午飯要吃“五黃”,包括黃鱔、黃瓜、黃魚、黃泥蛋和雄黃酒。因此,到了端午節,飯桌上必備的主菜就有黃鱔湯、咸鴨蛋、紅燒黃魚、苗家腌黃瓜和雄黃酒。當然,粽子是餐桌上的必備品。

搶鴨子比賽是苗家村寨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節目。它源于紀念古代苗族英雄殺死惡龍為民除害的傳說,沿襲至今。以鴨為吉祥物,在龍舟賽上將一大群活鴨子同時放入賽龍舟的水面上,任由人們去搶捉,誰逮著歸誰,搶到鴨子視為大吉。

還有就是龍舟節,哪里都會舉辦的劃龍舟在這里也別具特色,競賽的龍舟船為“母子船”,每艘龍舟以一條完整杉木或大梧桐挖空成槽形,一大二小的龍舟并排成一組,大者為母船,小者為子船,三舟競技,相當有趣。

河北白洋淀

穿梭蘆葦蕩品嘗香甜粽

端午節包粽子是中國人的傳統,而不少北方人特別是京津冀地區包粽子用的葦葉,絕大部分來自于河北白洋淀,因此白洋淀也成了與端午節頗有緣分的熱門景區。

當地人說,每年臨近端午節的時候,白洋淀蘆葦就會瘋了似的生長,伸直了腰,展開了葉子,用他們的話說“這時候的葦葉頁面寬,葉子柔嫩拉力強,最適合包粽子了。”白洋淀包粽子還有不少“老例兒”,用白洋淀的蘆葦葉、上好的江南米和樂陵的紅棗包最是甜蜜。當然,白洋淀粽子的味道確實也與其他地方的粽子味道不一樣,具有白洋淀蘆葦葉所獨有的香氣,經過蒸煮直接滲入粽子中,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來到白洋淀也不能光吃粽子,端午前后的白洋淀碧水清澈,蘆葦高過人頭,就像綠色的海洋。荷葉浮出水面,景點中的睡蓮全開放了,散發出甜香的芬芳,水草茂盛,露出水面,漁船點點,魚鷹在水中穿梭,追逐驚嚇的魚兒,景色尤為秀麗。

游客可以乘船參觀蘆葦蕩漾的白洋淀、漫步七十二連橋賞濕地風光、觀魚湖看各色彩魚游動、登上白洋淀觀景山俯瞰白洋淀全景,看大淀波光粼粼、漁帆點點的景致、甚至可以自己組團參加龍舟比賽,感受不一樣的節日氛圍。

浙江嘉興

民俗文化節傳承中國味

說起端午,人們最先想到的肯定還是粽子,粽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沉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粽子與浙江嘉興淵源已久,百年老字號“五芳齋”的總部就在嘉興。對于嘉興人來說,包粽子不僅僅是一個文化活動,更是嘉興人的文化符號。嘉興人每天都要吃粽子,全國沒有一個地方像嘉興,每天都能接觸到端午符號,享受端午情節在內心激蕩。

5月28日,延續十年之久的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將舉行,今年的文化節以“嘉興端午·中國味道”為主題,富有民俗特色的10項文化活動也將一一呈現。

嘉興的端午民俗文化與活動有很多,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數“摜牛”。嘉興摜牛是浙江省、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原是回族群眾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后來慢慢演變成嘉興的地方民俗活動。被譽為“東方文明斗牛”。

除了民俗活動,嘉興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烏鎮與西塘就是嘉興的最美標志,更是江南的代名詞。烏鎮自古就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稱。雖經2000余年的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地呈現于世人面前;而西塘更應了“九里灣頭放掉行,綠柳紅杏帶啼鶯”這句詩,展現了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

廣州荔枝灣

廣式端午節各村“起龍船”

在廣州的河涌之中,如果要選取一個特別能代表舊城歷史的水系,也許很多人會想起荔枝灣。在這里,可記載的歷史追溯到漢朝,當時沿岸栽種的荔枝已成為皇家貢品,西關人家在此休養生息,經歷繁華盛世,滄海桑田……千年以來,荔枝灣在廣州歷史文化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

對這里的人們來說,端午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其中“起龍船”是廣府水鄉的傳統習俗之一,各村都會上演“起龍船”的熱鬧場景,“起龍船”當天,鑼鼓敲響,村民們蜂擁而至,壯丁們跳下河涌的“藏龍塘”挖龍船。時至今日,在一些歷史悠久的水鄉,如廣州荔灣的泮塘、天河獵德村、前進村、車陂村、珠村、番禺石樓村、東莞麻涌鎮新基村、華陽村、順德勒流黃連村等地,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或另外選定的吉日良辰,依然能看到傳統而隆重的“起龍船”儀式。

日前,廣州荔灣區公布了今年“五月五·龍船鼓”的活動安排。從5月28日-5月31日將有“聚龍”“騰龍”“游龍”“接龍”“賞龍”等圍繞龍舟文化的活動在荔枝灣景區舉行,并免費向市民開放。相較往年,今年的活動在形式和內容上更加豐富,持續時間更長,亮點也更多。據了解,除了傳統的起龍船、龍船探親巡游荔枝灣活動以外,今年還增加了陸上巡游、祭拜儀式表演以及龍舟文化展等活動,到時現場會熱鬧非凡。如果有機會在5月底去廣州,一定要到荔枝灣看一看,感受廣式端午節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
白洋淀,端午,地方味兒
責任編輯:陳美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