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帶一路”在東南歐地區基建領域合作的旗艦項目,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自2015年底啟動以來,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得到穩步推進。近日,本報記者在塞爾維亞采訪,了解和感受到當地各界對匈塞鐵路的積極評價和熱切期待。
匈塞鐵路自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至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全長350公里,其中匈牙利境內166公里,塞爾維亞境內184公里。該項目為電氣化客貨混線快速鐵路,設計最高時速200公里,建設工期兩年。建成通車后,兩地之間的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8小時縮短至3小時以內。
塞近幾十年來最大基建項目
塞爾維亞建設、交通和基建部國務秘書奧德拉格·珀勒蒂察表示,塞爾維亞非常重視“一帶一路”倡議和“16+1合作”機制,確信落實“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將給塞爾維亞國家和人民帶來許多好處,各方通過合作可以實現共贏。在中方的支持下,塞已簽署“16+1”框架下在貝爾格萊德設立基礎設施領域合作中心的諒解備忘錄,這為落實中東歐地區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了便利條件。
珀勒蒂察認為,匈塞鐵路是目前塞交通基建領域的優先發展項目之一,該項目由中、匈、塞三國共同參與,屬于泛歐交通網絡的組成部分,對塞非常重要,是塞近幾十年來最大的基建項目,建成后將明顯有助于塞的均衡和可持續發展,提升塞經濟競爭力,并具有示范意義和帶動效應。具體來講,這條鐵路項目將給塞帶來諸多益處,如大大提高列車速度,減少客貨運時間,提升運輸安全、舒適度和運輸質量,吸引更多用戶,降低碳排放及環境污染等。
為東南歐帶來極佳發展機遇
塞爾維亞CIP交通研究所主要負責“匈塞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和設計等關鍵工作。該所年逾七旬的總經理米盧廷·伊格亞托維奇對記者表示,塞高層領導對該項目非常支持,完全有決心和條件克服遇到的困難。在塞中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匈塞鐵路一定會建設成功,并且有很大意義,這將保證塞爾維亞在今后一百年的時間里有一條安全高效的鐵路,為塞經濟發展和民眾出行帶來便利。
伊格亞托維奇說,根據CIP公司相關技術性文件的準備進度,預計在今年年底匈塞鐵路將正式動工。建成后,中國商品從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上岸后,經過馬其頓并通過匈塞鐵路,就能便捷地進入歐洲。同時,作為泛歐10號走廊的組成部分,匈塞鐵路將實現東南歐與歐洲其他地區的快速連通。
塞爾維亞工商協會主席馬爾科·查德日贊賞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意義非凡,而且雄心勃勃。他認為,通過匈塞鐵路等具體項目的合作及產生的溢出效應,“一帶一路”倡議將顯現出巨大的潛力,為塞爾維亞等東南歐經濟體帶來極佳的發展機遇。匈塞鐵路項目將顯著改善該地區的交通網絡,有助于人員和貨物流動。基礎設施的改善將帶動當地更多的經濟合作以及更加良性的經濟發展。
增加當地就業
塞國際關系和可持續發展中心資深研究員達米揚·米什科維奇認為,匈塞鐵路項目符合塞中兩國利益。從中國的經驗來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取得的成果,會帶動地區商業和制造業的發展。塞匈鐵路建成后肯定會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日前,中土集團承建的“塞爾維亞鐵路線匯合點G-拉科維察-雷斯尼克”段鐵路修復改造項目開工,這是中國公司使用歐盟資金在塞實施的首個鐵路項目,設計施工均采用歐盟技術標準。塞副總理兼基礎設施部副部長米哈伊洛維奇女士表示,中國公司參建的鐵路現代化修復改造對塞爾維亞意義重大,建成后將對客運量提升、就業崗位增加、地區經濟改善以及鐵路運營經濟效益提高帶來積極重要的作用。
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負責人近期也指出,根據中匈塞政府簽署的合作文件,匈塞鐵路將全面采用中國技術和裝備,兼容歐洲鐵路互聯互通標準。這是中國鐵路成套技術和裝備首次進入歐洲市場,對于推動中歐鐵路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當記者與塞爾維亞普通民眾聊起匈塞鐵路時,絕大多數人都明確支持,期盼該項目能順利施工,早日建成,造福國民。住在貝爾格萊德的工程師佐瀾對記者說:“自從塞中兩國開始商談匈塞鐵路項目,我們就一直關注,這將是塞國家鐵路史上的一件大事。”他公司的員工們都非常希望能夠參與建設,這樣大家可以重新開始全職工作,生活就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