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專欄 > 弘揚塞罕壩精神

[塞罕壩精神大家談]“綠色發展”是塞罕壩精神的時代價值體現

來源: 長城網  劉鳳敏
2017-08-04 00:07:19
分享:

  夏日的塞罕壩,林茂草綠,生機盎然。7月15日至16日,劉奇葆同志在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調研時強調,幾代塞罕壩林場人伏冰臥雪、艱苦奮斗,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跡,創造了“忠于使命、艱苦奮斗、科學求實、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要把塞罕壩林場作為站得住、推得開、叫得響的全國生態文明建設重大典型,廣泛宣傳學習,推動塞罕壩精神和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要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引導激勵全國人民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2017年7月17日《河北日報》)

  青山不語,綠色為證。上世紀50年代,沙塵暴頻襲北京,而距離北京180公里、緊臨塞罕壩的渾善達克沙漠海拔高達1400米,較之海拔43米的北京,就如同站在屋頂向院里揚沙。為了扼住渾善達克沙漠風口,1962年2月國家決定建設塞罕壩機械林場。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創業,三代塞罕壩人始終“忠于使命,為首都阻沙源、為京津涵水源”,接續努力、艱苦奮斗,在平均海拔1500米、最低氣溫超過零下43攝氏度的高寒地區,建造出總面積112萬畝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構筑了為北京阻沙源、為京津涵水源的綠色長城。可以說,塞罕壩讓人們記住的不僅僅是綠潮的涌動,更有精神的傳承,而綠色發展則是塞罕壩精神的時代價值體現。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際上,生態文明建設就是把可持續發展提升到綠色發展高度,為后人“乘涼”而“種樹”。植樹造林是綠色發展的題中之義,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但植樹造林需要的是時間的沉潛。55年來,三代塞罕壩人堅持追求綠色發展之夢,創造了從荒漠“一棵樹”到百萬畝人工林海的綠色奇跡,每棵樹的年輪里都記載著塞罕壩人綠色發展的不懈追求,記載著塞罕壩生態文明的發展進程,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典范當之無愧。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綠色發展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式,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和任務,是保護生態環境與保持經濟穩中向好的雙贏之策,更是未來永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當前,綠色發展考驗著我們的發展定力,我們必須恪守綠色發展的“責任紅線”,堅決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的行為說“不”,全面開展植樹造林和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致力于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如今,塞罕壩百萬畝林海阻沙涵水帶來了巨大生態效益,也帶來了顯著經濟效益,每年可涵養水源、凈化水質1.37億立方米,固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可供199.2萬人呼吸一年之用,每年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超過120億元,每年僅旅游門票收入可達4000多萬元,讓人民群眾有了“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獲得感。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我們學習弘揚塞罕壩精神,就是要把綠色發展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不斷提高綠色發展的共識度,用對綠水青山的不懈追求,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態,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綠色福利和生態福祉。

  今天的塞罕壩林海綠原、水草豐茂,告別了“黃沙滿天飛、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成為“河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鳥的樂園”,無處不在展現著這片土地上生機勃發的綠色生態,這里的每一個塞罕壩人都是綠色發展的追求者,每一棵樹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好見證。生態是資源,更是財富。我們要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把綠色發展作為永續發展的不懈追求,植根于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生動實踐,在燕趙大地立起以綠色發展造福蒼生的時代豐碑。(劉鳳敏)

關鍵詞:綠色發展,塞罕壩精神,生態文明責任編輯:陳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