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8月26日電 題:邁出健康中國新步伐——寫在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開幕之際
新華社評論員
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27日將在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開幕。中國近代體育帶著百余年歷史的積淀,回到她誕生的地方開啟新征程。天津全運會將在新的歷史坐標上書寫“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的絢麗篇章。
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1959年,新中國首屆全運會上,“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賽會口號指明了我國體育工作的根本任務。58年后,“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的天津全運會主題不忘初心、與時俱進,蘊含著新的時代意義。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科學謀劃推動體育事業改革發展,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不斷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推動健康中國建設駛入快車道,掀起全民健身陣陣熱潮。目前,全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總人數近4億,全國縣級以上地區體育總會覆蓋率超七成,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日益深度融合,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比翼齊飛的發展態勢已經形成。
涓涓細流,匯成大江大海;四梁八柱,撐起萬丈高樓。自1983年開始,全運與奧運激發起億萬人民的體育激情,中國體育發展進入一個輝煌的時代。本屆天津全運會引入群眾比賽項目,八千名大眾選手首次登上代表中國體育最高水平的全運會舞臺。這一創舉,生動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彰顯了全運會體育賽事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價值導向,必將為群眾體育書寫新篇章,為全民健身增添新動力。
改革是激發活力、強基固本的關鍵一招。體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必由之路。近年來,足球改革破冰起航,在探索中行穩致遠;籃球改革攻堅克難,向管辦分離的硬骨頭發力開刀……辦好全運會,同樣需要深化改革、銳意創新。從擴大群眾參與的覆蓋面、輻射度,到場館建設改革,再到體育惠民理念的扎實落地,全運會改革在天津再次邁出堅實步伐,給老百姓帶來越來越多的獲得感,為體育事業發展厚植社會根基。
體育改變人生,拼搏書寫傳奇。從閉塞的海島出發,漁民陳盆濱用腳步丈量七大洲,讓五星紅旗在人跡罕至之地飄揚。從繁華的都市出發,“金領”郭川用智慧和勇氣搏擊海洋,筑起理想和生命價值的高峰。“完全人格,首在體育。”我們期待,在全運會賽場上,廣大運動健兒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頑強拼搏、奮勇爭先,交出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的出色答卷。
1908年,著名的“奧運三問”在天津發出;2008年,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圓滿回答了這一世紀之問。“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每一個中國人生命質量更高、健康壽命更長,體育事業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建設健康中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昂首闊步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