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教育廳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學校管理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不得將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推行作業免檢、每周無作業日”,為學生及家長雙減負。(10月24日《中國青年報》)
自推行素質教育以來,給學生減負便成為了重要話題,不過在減負路上,學生卻依然負重前行,而新加入減負行列的家長們,卻愈加不堪重負,學生的家庭作業要家長檢查簽字,甚至還有不同程度的“親子作業”。雖然各個中小學校出臺此舉,意在讓家長關心并監督孩子做作業,但是在筆者看來,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只會弊大于利。
的確,家長有義務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況,也應該監督孩子的學習。但是,這種由家長檢查作業的情況,卻會導致另一個結果,那就是老師們“減負”了。以往我們見到的老師們下課后還得抓緊時間批改作業的場景沒有了,因為作業都由家長批改了。從而,老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卻不如以往掌握得那么清楚了,對老師更科學地開展教育教學不利。
對學生而言,家庭作業轉化為家長作業,會讓學生產生依賴心理。深怕做錯了受到老師批評的情況沒有了,因為回家后家庭作業有父母督促做,有父母幫忙檢查。對學生而言,做得好不好都沒多大關系,反正和藹可親的爸爸媽媽會幫著檢查錯誤,糾正錯誤。一個學生做錯作業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要有查錯糾錯意識,而多了“家長作業”這一環節,學生們便少了這項能力的培養,而到了考場上,粗心大意也就在所難免了。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還會衍變成“拼爹”作業。試想,如果父母經常出差,或者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無法完成檢查作業的工作,那么孩子會怎么樣?此時,其他孩子的父母正在幫忙檢查指導作業,而老師們也已經習慣了將家庭作業交給家長,更不會對這部分沒有家長檢查作業的孩子“開小灶”。長此以往,孩子們的學習和功課很可能會衍變成“拼爹”作業,即孩子的家庭作業成為了家長們之間的競爭。
期待江蘇省教育廳出臺的《意見》,可以成為了老師們的行動準繩,并會有更多的地方關注到“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的弊端,將孩子的家庭作業納入正常化軌道。(梅子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