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縣財政局,拆掉圍墻、開放車位。 河北日報客戶端記者史晟全攝
閱讀提示
今年7月,正定機關事業單位拆掉圍墻,敞開機關大院,讓社會車輛自由免費停放。同時,縣城所有停車場免費開放,馬路牙子全部抹平,方便居民、游客路邊停車。
3個多月來,這項最初以解決停車難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為初衷的嘗試,不僅得到群眾的交口稱贊,更潛移默化影響到正定這座古城的方方面面。
正定為何敞開機關大院?這么做又帶來了哪些變化?11月13日,記者來到正定進行了實地探訪。
1敞開“大門”,客人來了
11月13日8時,記者乘車跨過子龍大橋,進入正定城區。雖是上班高峰期,齊整的雙向四車道并不覺得擁擠。一路上,記者見到最多的是停車場的指示牌,有多少車位,還剩多少車位,一目了然。一些主干道兩邊,馬路牙子已經被抹平,用不同顏色區分出停車位、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
“現在最爽的是停車,看好標線方向,無論是路邊還是機關大院,隨便停。”出租車司機吳師傅說。
上午10時,正定市民馬超準備到常山路上的瑞天超市買點東西。這里是古城的繁華地帶,車位有些緊張。馬超一轉方向,將車徑直開進了縣委大院里。
記者注意到,正定縣委大院同常山路和恒山路兩條主干道沿街的20多家機關事業單位一樣,敞開大門,豎起標牌——“院內免費停車”。
“拆圍墻,開放停車位,縣委大院帶了頭。咱們院里232個車位,都免費向公眾開放。”正定縣委大院治安負責人王樹京告訴記者。
沿著常山路向西一公里,正定縣人民醫院門口熙熙攘攘。這里曾是正定城里最擁堵的路段。
如今,醫院的大門和圍墻已被拆除,停車場也都免費對外開放了。讓前來看病的正定市民王靜輝奇怪的是,現在盡管還是人多車多,但醫院里里外外看著整齊多了。
記者在正定縣人民醫院門前看到,除了預留給120急救車的專用車位外,所有對外開放的免費停車位上停得滿滿當當,一名保安指揮著記者乘坐的車輛,要求按照標線方向,將車頭向外停在場內。
在吳師傅、馬超和王靜輝看來,隨意停車、免費停車,正是“自在正定”的最直接體現。
但這四個字,得來并不容易。
讓百姓和游客覺得自在,停車難、交通亂這個眼前的問題得先解決。
據統計,正定縣城區的機動車近5萬輛,外地車輛每天有近8000輛。這給城區路網帶來巨大壓力。城區停車場缺少,車輛亂停亂放,便道擺攤現象嚴重,交通事故頻發,小小的縣城交通擁堵成為常態。
擁堵,無形中成了正定古城門之內的又一道“隱形門”,本地群眾和外地游客,無不望“門”卻步。
與此同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承辦石家莊市首屆旅發大會等活動的展開,對正定城鄉整體環境,尤其交通秩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從今年4月份開始,一場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戰役在正定展開。
單說停車位問題,大家驚奇地發現,在景區、在路邊、在機關單位,只要按標線規定,車都可以免費停放了。記者了解到,常山路和恒山路兩條主干道沿街的縣財政局等20多家機關事業單位,敞開大門,抹平道牙,提供車位共3000多個。
“大門”敞開了,客人來了。
據正定旅游部門統計,今年10月1日至7日,正定共接待游客98.94萬人,同比增長9.14倍。
但讓人驚訝的是,一下子涌入這么多游客,正定的交通不僅沒亂,反倒比往年還要有秩序。
“增加的停車位,讓正定道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也給我們交通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條件。別看客流車流都多了,但秩序卻好了。”正定縣交警大隊教導員姜保軍說。
2拆掉圍墻,心貼近了
11月13日,得知記者來體驗正定免費停車、開放機關大院,出租車司機吳師傅建議去縣委大院試一試:“縣委大院連衛生間都是對外開放的。”
從常山路上轉入縣委大院,門口保安詢問了記者來意,得知要借用廁所,爽快地指了指前面的辦公樓:“一樓進門就有一個,好找。”
在正定,不少拆了圍墻的單位不僅向公眾開放停車位,還開放衛生間。更有不少單位,在門口擺上了雨傘、飲用水等,經過的人們口渴了,隨時可以進來接上杯熱水,歇歇腳。
當天臨近中午,正定居民葉抗美老人趕回家給孩子們做午飯,路過該縣財政局門口時,她走進去找了個紙杯,接了一杯熱水。
“圍墻拆了,起落桿撤了,這是響應號召。但推出便民服務,這是主動而為的。”正定縣財政局辦公室副主任安永華說。
“會不會影響單位正常辦公?”
面對記者提問,安永華篤定地搖了搖頭:“不會。”
“拆了圍墻,一開始擔心過安全問題。但是這幾個月來我們發現,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正定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李亞芳告訴記者,拆掉圍墻后,醫院并沒有遇到過此前擔心的安全問題。相反,有來看病的患者曾對她說,這個院墻一拆,怎么覺得離你們醫院更近了,心里更踏實了?
正定縣財政局的保安張師傅,每天關注著保溫桶里熱水還有多少。縣財政局所在的常山路是主干道,對面又是一家大型超市。來來往往的行人、環衛工人和超市的工作人員,經常會進來喝杯水。
“以前來的都是辦事的,點頭登記一下就完了。現在人們進來喝杯水,還可以聊幾句天,感覺機關大院和大家的距離更近了。”張師傅說。
“上世紀80年代,正定縣委就出臺改進領導作風的‘六項規定’,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在大街上擺張桌子,接待群眾,傾聽民意,那場面我都見過。”葉抗美老人2001年從縣糖酒公司退休,講起自己當年的見聞,仍是心緒難平。“把墻拆了,干部離老百姓就近了。主動提供這些便民設施,事情雖小,可干部和老百姓的心就貼在一起了。”
3搭起“心橋”,風氣好了
“干城市綜合執法這項工作,以前總是一腦門子的官司。”正定縣綜合執法局局長王昌華想起以前,還是忍不住感嘆,“縣城小,雙向四車道的路,有一點兒占道經營、占道停車的,就亂了套了。一個一個地管,根本管不過來。”
王昌華驚喜地發現,自打正定停車位開放、機關圍墻拆掉之后,正定人的整體素質好像也跟著一下子提高了。“路面整潔了,路邊占道的也少了,管理起來感覺更順暢了。”
姜保軍對此也深有感觸。
由于多年形成的無序停車的習慣,要實現有序停車需要一個過程。交警大隊在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做了大量免費停車政策的宣傳,并針對違法停車開展點對點的警告提示行動。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和警告提示后,對仍然違法停車的行為進行了從嚴從重的治理方式。
“明確告知之后,對交警執法有異議的明顯減少了,連行政復議的數量都直線下降。這是一個良性互動的過程。”姜保軍表示,交警大隊以創建文明縣城為契機,要求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更加注意執法態度。
“這樣的互動越來越好,大街上交警吼叫訓斥的少了,司機、行人發脾氣頂牛的也少了。”在姜保軍看來,正定的風氣,為之一振。
王樹京是個老治安員了,對機關大院開放停車位,有的同事覺得,平白無故加了這么大的工作量,不值得。
王樹京卻不贊同:“增加點工作量,無非是多指揮指揮,多巡邏幾趟,可是群眾確實方便了,咱們黨和政府的形象也亮出去了。”
記者采訪時,安永華說起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下班出來,正好遇到一位在樓里喝水的環衛工人。這位大姐告訴他,“你們這些天天管錢的,不能老是待在屋里,得出來走走看看。”
在安永華看來,開了大門,機關干部的“心門”也就慢慢打開了。要想真正贏得民心,就得邁開步子,走出機關,主動貼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群眾對過去一些地方存在官衙頑癥意見很大。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群眾才會一心一意跟你走。”安永華談起自己的體會,“圍墻推倒了,跟群眾心近了,同時被監督的也多了。”
在他看來,這種被監督,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讓機關工作人員更加注重作風的改變,實現政通人和的良好互動。
正定縣文明辦主任任慶芬最近正在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在他看來,十九大報告全文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一條主線。“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正定未來將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從解決人民實際問題出發,繼續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任慶芬說,正定還會將社會治理與作風建設結合起來,建好“自在正定”,打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