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河北省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除了學習這一重要議題之外,會議的一大看點是審議并通過了《中共河北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的意見》。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推動工作的重要手段。作為共產黨人的“傳家寶”,進入新時代這一好傳統依然不能丟。
不可否認的是,一些領導干部對調查研究不重視的情況客觀存在,為了調研而調研的現象也沒有絕跡。在媒體的披露中,我們看到了調查研究中的種種怪現狀:示范田里修水泥路,只為方便領導參觀,以免弄臟皮鞋和褲子;設置規定路線、精選調研對象,讓“迎研”程式化,運作如同旅行社……這樣的調查研究,表面看熱熱鬧鬧、轟轟烈烈,實則卻勞民傷財、效果不佳,本來應該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調查研究,反倒演變成了一場滑稽喜感的秀。
調查研究走形式,實則是“作風病”。少部分領導干部只想浮在上面不想沉到一線,只想拜碼頭不想到地頭,只關注上級眼色不想看群眾臉色,只熱衷于紙上談兵不屑于問計于民,所以才要么干脆不去調研,要么調研時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滿足于電視留個影、報紙留個名、廣播留個聲,卻不在乎訪沒訪到百姓疾苦、發沒發現實際問題、有沒有研究對策。如此這般的調查研究,終究難逃形式主義的窠臼,必然招致罵聲一片。
離開深入的調查研究,就難言科學決策。“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沒有深入的調查研究,一些深層次問題根本不會被發現,又何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事實上,我們黨的一大批優秀干部都是注重調查研究的,焦裕祿信奉“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帶病堅持參加野外調查;鳳陽小崗村黨委原第一書記沈浩,初到村子就跑遍了全村108戶人家,駐村6年完成29本“民情日記”;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主政政和期間,堅持“能到現場就不在會場”,使“省末位”變成了增長速度“省十佳”……正是因為重視調查研究,正是因為注重調研實效,正是因為在調研的基礎上堅持解決問題,才有了蘭考縣的治沙成功,才有了小崗村的幸福富足,才有了政和縣的跨越發展。這是一面面鮮亮的鏡子。
河北省委審議并通過《中共河北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的意見》,這不只是一份轉變作風的重要文件,更讓人期待由此興起的調查研究之風。“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領導干部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從省委常委會帶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確保調查研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著力解決突出問題,這不但是將調查研究工作落到實處,更是推動河北發展的有力手段。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各級領導干部帶著問題深入基層,向實踐求真知,向群眾謀良策,讓出臺的政策更接地氣,讓做出的決策更順民意,這樣就能奮力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征程,就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力量!(高永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