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在周臺子新村老年公寓,范振喜正在和老人們聊天。
長城網1月20日訊(記者 高琳哲)“請稍等一下,我先把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好……”1月20日,正值周六,記者撥通河北省人大代表、承德市灤平縣周臺子村黨委書記范振喜的電話時,他依舊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忙碌著。
地處燕山深處、長城腳下的周臺子村在三十多年前曾是一個“一窮二亂人心散”的“落后村”;三十年來,范振喜帶領全村人民一起把山區特困村建設成“全國貧困山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典范”;村集體從欠債8萬元,發展到擁有各類資產數十億;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從過去的400元增加到現在的1.5萬元。
“這是我連任的第四屆河北省人大代表了。”在履職的15年里,范振喜結合農村工作實際,提出了很多關于農村建設的合理化建議。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因此,今年的省兩會也決定著河北未來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這就對基層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資料圖:黨的十九大代表范振喜接受長城新媒體記者采訪。
對于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的范振喜來說,他認為基層人大代表的工作不只是反映基層困難,更要提出符合實際的解決辦法,善于總結發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
范振喜說,“自從走上村書記的崗位,我一直在想,群眾憑什么信任我?黨員憑什么投票給我?既然大家伙這么信得過我,就要把大家對我的信任裝在心里;光裝在心里還不行,還要把它視為責任,扛在肩上,給老百姓實實在在地辦事、謀事、干事、干好事、干成事。”
“好日子是拼出來的,是干出來的!”范振喜告訴記者,會議期間,他將把全部的身心和精力,投入到報告審議中,為民代言,將基層群眾的呼聲傳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