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明進行報紙分類。 嘉賓供圖
長城網1月23日訊(記者 張欣 張世豪)“建議改善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郵政和投遞條件,不斷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用郵需求。”
“建議加強城鄉信報箱、報刊亭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建議建立統一的配送體系,按照定時定線配送的方式,確保農產品能夠及時‘返城’。”
今年河北兩會上,省人大代表、沽源縣郵政分公司九連城支局投遞員張建明帶來了三條建議,都是為服務群眾、方便百姓提的。
張建明在惡劣的條件下投遞報紙信件。 嘉賓供圖
參加工作12年來,張建明累計行程超過25萬公里,經他投遞的報刊總數達200萬份,郵件超過2萬件,從未發生過缺報少刊、丟村甩點、捎轉郵件等情況,郵件妥投率100%。熱心的張建明利用投遞之便,還經常為偏遠山村的人們捎帶生活用品,被當地老百姓親切地稱為“流動的郵局”。
張建明把責任看得重于泰山,用實際行動彰顯擔當。按照規定只要把黨報黨刊、郵件投遞到行政村就可以了,但張建明堅持以自然村為投遞點,“沽源地處壩上,村落較為分散,逐村逐戶投遞的話,鄉親們就能早點收到遠方親人寄來的郵件。”
為更好地改善農村郵政投遞條件,在本屆省兩會上,張建明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改善農村基層投遞員投遞環境的建議》,“目前農村基層投遞員存在工作任務重、工作環境差等普遍性問題,提高農村投遞環境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建議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村郵政投遞末端的通信服務保障。”
張建明從不放過每一次接觸客戶的機會,他積極向村民們推薦農業科技類、養殖類、育兒類等優秀報刊,因為這份真心付出,他和村民們結下深厚的感情,其負責的投遞段上的村民們漸漸地喜歡上了讀書看報,他也因此成為最受村民們歡迎的“傳媒人”。
張建明到兩會會務組報到。 記者 張世豪 攝
不少群眾也向張建明反映,希望能夠發揮郵政基礎設施的作用,加強郵政局所、信報箱、報刊亭建設,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因此,張建明提出了《關于加強郵政局所、信報箱、報刊亭建設的建議》。
看到農產品外銷成為貧困脫貧的一種有效途徑,但是農村物流系統相對落后,張建明就此建議:依托郵政系統強大的運輸、分揀、投遞能力和先進的指揮調度系統,參與農產品配送,不僅能夠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配送效率,還能夠降低配送價格,減輕百姓的費用負擔。
全省郵政“報刊營銷狀元”、全省“金牌投遞員”、全國“最美快遞員”……在諸多榮譽中,張建明最看重的還是剛剛當選的省人大代表。第一次當選省人大代表,張建明深感責任重大,他表示,將在未來幾天的會議中,努力提高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真實反映群眾呼聲,為推動河北民生改善貢獻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