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第一次看河北梆子名劇《六世班禪》時,高潮中的班禪在熱河覲見乾隆時二人對唱一幕使我印象深刻,“皇帝”云:“薪傳僧俗多虔誠,一展雪域大情懷,感天動地萬里遠,從此情緣,心潮翻卷。”“班禪”和:“朝覲圣顏慶萬壽,任百般蹉跎,千般磨難,無怨無悔。”配合著現場奏樂和老戲骨的真情演唱,一時全場動容。戲劇雖有藝術加工,但不禁令人深思,究竟在怎樣風起云涌的歷史關頭,使一國之君和雪域高僧克服各方面困難,依靠雙腳跨越數千公里之隔而促成朝覲?在清乾隆年間,中央政府是怎樣治理西藏地方的?為什么這場波折的東行之路會在歷史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至今亦能為之感動?
圖為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為《圣途》題詞。
這些疑問,在近日觀看央視播出的紀錄片《圣途》時,得到了解答。該片回顧了300多年前,六世班禪喇嘛不遠萬里從西藏到北京朝覲乾隆皇帝這一歷史事件,再現《欽定藏內善后章程》(二十九條)這一重大規章制度形成的過程和意義,深刻反映出歷史上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有效管轄和治理,以及中央政府在藏傳佛教大活佛轉世認定上的權威。《圣途》一共五集,從十一世班禪提寫的片名到逼真的場景回顧,到珍貴的歷史資料展示,再到深入淺出的專業講解,顯示著這部歷史紀錄片厚重的歷史積淀和專業高水準的精良制作,配合著耳旁適時響起的高原音樂和縈縈誦經聲,該片以六世班禪為線索,橫向展開清代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治理,通過故事的蒙太奇把觀眾帶進了兩百余年前的高原和紫禁城之中,偉大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輪廓就此在眼前逐漸清晰起來。
圖為日喀則唐尼古道上,乾隆派兵入藏平亂的遺跡。攝影:楊悅笙
在《圣途》第二集“傾心內向”中講述了六世班禪坐床前后西藏發生的一系列政教大事。1741年,名為羅桑班丹益西的靈童在西藏扎什倫布寺坐床成為六世班禪,三十而立的乾隆皇帝派遣重臣送去冊封金冊,也在觀察著這位未來的政教領袖。1747年,在乾隆信任下主政西藏多年的郡王頗羅鼐病逝,其子珠爾默特那木扎勒繼位郡王后不但施行暴政,還圖謀不軌,被駐藏大臣會傅清果斷執殺,一時血霧彌漫。在權力斗爭的紛亂之中,年輕的班禪立場堅定,支持中央平亂,賞賜平叛官軍,又睿智地處理好了七世達賴喇嘛轉世問題,受到乾隆贊賞。在拒絕英國東印度公司喬治?波格爾的通商申請時,六世班禪堅定地說:“西藏屬中國領土,一切要聽從中國大皇帝的圣旨辦事。”表明了其內向之心和強烈的祖國認同。
圖為扎什倫布寺一角。攝影:楊悅笙
正如《圣途》第二集旁白所言:“六世班禪以二十年的智慧和心血,成就了西藏地方的安定,他知道已經到了朝覲皇帝的時機,他要將信仰和佛法散播到更寬廣的地方,他要用一次遠行為自己虔誠維護的西藏安定和蒼生幸福,求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
圖為《圣途》劇照
緬懷歷史,不只是為了留存汗青,更是為了鞭策當下和昭示未來。六世班禪和乾隆皇帝,兩個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作出貢獻甚至犧牲的歷史人物,他們的大勇大智沒有被辜負,他們歷盡艱辛所憧憬的光明未來今天已經實現。沿著前人的足跡,今日的中華兒女正在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不懈奮斗,為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西藏不懈奮斗,我們必將譜寫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西藏新篇章。(中國西藏網文/楊悅笙)
來源:中國西藏我
責任編輯: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