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海洋局19日在北京發布《2017年中國海平面公報》表明,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2017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58毫米,為1980年以來的第四高位。
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副司長陳陟19日在北京表示,中國沿海近六年的海平面均處于30多年來的高位。1980年至2017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每年3.3毫米,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2017年,中國各海區沿海海平面變化區域特征明顯。與常年相比,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別高42毫米、23毫米、66毫米和100毫米。與2016年相比,渤海、黃海和東海均下降。
“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水增溫膨脹、陸源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等因素造成的”,陳陟說,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沿海氣溫與海溫升高,氣壓降低,海平面升高。
監測顯示,1980年至2017年,中國沿海氣溫與海溫均呈上升趨勢,速率分別為每10年0.39℃和每10年0.23℃,氣壓呈下降趨勢;同期海平面呈上升趨勢,速率為每年3.3毫米。2017年,中國沿海氣溫與海溫較常年分別高0.90℃與0.77℃,海平面較常年高58毫米。
海平面上升加大海水淹沒面積、加劇海洋災害、破壞生態系統,產生一系列生態和社會經濟影響。陳陟提出,國家與地方在制定發展規劃和決策時,應將應對海平面上升工作提升至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度。按照沿海海平面變化趨勢,重新校核沿海城市防洪防潮能力,提高防護堤、排水管道、道路等基礎設施的設計標高。
同時,適當提高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沿海區域的圍填海、跨海橋壩等重大基礎建設項目的設計標準,確保沿海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進一步控制沿海地區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減緩相對海平面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