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紅旗手張惠萍在座談會上發言。記者 龐曉瑋 攝
長城網3月8日訊(記者 龐曉瑋)隨著中國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砥礪奮進成為新時代主旋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說的:“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中華民族之所以可以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正是一代代中華兒女在自己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干出來的。
月嫂張惠萍就是這樣一個在普通崗位上踏實奮斗著的人。當被問到“你現在幸福嗎”的時候,張惠萍非常滿足地說:“我現在吃的好,住的好,拿錢又多,做的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多好呀。"
一頭微卷的長發,身著紅褐色的修身大衣,腳踩一雙細跟短靴……張惠萍給人的第一印象時尚又干練,并不符合大眾對月嫂這個職業的刻板印象。但就是這樣一個時尚的女性,卻在月嫂這個崗位上銳意進取、不懈奮斗著。
在失業大潮中找到新職業
1990年,18歲的張惠萍成為一名紡織女工,成為周圍姑娘們羨慕的對象。
好景不長。21世紀初,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紡織業這個曾經在河北經濟中占著舉足輕重地位的行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為挽救紡織工業頹勢,全省開始調整企業產權結構,深入推進大型國有企業改革,大批紡織廠員工面臨下崗分流。張惠萍不幸成為下崗大潮中的一員。
沒了工作之后,39歲的張惠萍曾經迷茫和惶恐過:把大部分青春都獻給了紡織廠、沒有其他專業技能的她,擔心自己適應不了別的工作。最終,她還是說服了自己出去工作,先后擔任過洗衣店洗衣工、飯店服務員和報紙配送員,雖然忙碌,但她并不快樂。“那些工作并不是我熱愛的。”張惠萍說。
時間一天天過去。有一次,在領取失業金的時候,她看到了長安區婦聯組織的“下崗職工再就業免費培訓”活動的宣傳,便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
這次培訓為期25天,內容是母嬰護理知識。在第5天的時候,張惠萍就有了一次上崗的機會。開心之余,張惠萍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夠專業,在上崗前,她特意去看望剛剛生完孩子的鄰居。在那里,她嘗試著抱新生嬰兒,還試著為嬰兒換尿布、拍嗝。
“你真專業!”在照顧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張惠萍謹慎專業的工作態度,贏得了孩子家人的肯定,那是她成為月嫂的第三天。服務對象的肯定給了張惠萍莫大的信心和滿足,她感到被需要了,也漸漸愛上了這項工作。
“如果沒有那次的下崗,我也許會在紡織女工的崗位上干一輩子,不會找到現在這份讓我充滿幸福感的工作。”張惠萍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