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曼(化名)是北京某高校的在校大學生,剛剛交往了男朋友,因為和男友頻繁吵架,她常向朋友們抱怨。一次抱怨后,在幾位好友的推薦下,李小曼了解到網絡上有戀愛課程,比如“怎么讓感情升溫”“情侶之間有哪些不能談的話題”,她似乎看到了一個新世界。一種名為PUA(Pick-up Artist的縮寫,中文翻譯為“搭訕藝術家”)的課程正在90后群體中蔓延,這些戀愛課程向粉絲們傳授戀愛技巧,教學員怎么處理兩性關系。
戀愛,是人類再正常不過的情感需求,為什么會吸引這些年輕人前來“求學”?社會學專家指出,90后甚至是95后是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大爆發而成長起來的,他們更愿意隔著屏幕和人交往,在面對面的接觸、談戀愛過程中,偶爾的波折會讓他們無所適從,讓這類戀愛課程有了市場。律師則認為,這類課程的收費普遍較貴,開設者目的不一,對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說,存在較大的道德甚至是法律風險。
案例
花5200元上課也沒挽回戀情
處在情感困擾中的李小曼,在閨蜜們的介紹下,開始關注網上戀愛課程。每天刷上好幾遍,李小曼慢慢地動心了,想報名付費課程進行系統學習。她聯系了三家網站,情感導師都迅速添加了她的微信。“先說說你的情況,我們可以免費分析,但解決方法需要付費。”他們不約而同地給她發來類似的話。
李小曼告訴《北京晚報》記者:“當時和男友鬧矛盾,特別沮喪抑郁,非常想找人傾訴。就把怎么吵架的細節通通告訴老師了。一位老師說吵架是因為我情商太低,不懂得男性思維。如果不報名學習,以后很難嫁出去。”幾家網站的老師很快給出了價格:一個月的課程,三家的價格分別是5200元、6000元和6800元。“因為還在上學,我想讓他們便宜點。有一位老師提議讓我刷信用卡,我說沒有信用卡,老師又建議我用‘借唄’貸款。”
李小曼提出先看課程協議再付錢,而情感老師告訴她,必須先給了錢再看協議,并表示:“你要相信老師的專業,只有你相信老師,老師才能幫助你獲得幸福。”雖然覺得報名流程很不規范,李小曼還是選擇了一家她認為相對靠譜的網站,花掉了自己實習存下來的5200元。“那種感覺,就像是溺水的時候抓住了一根稻草。想著試試吧,于是就交錢了。報名之后,老師給我提供了幾次咨詢,給我發了一些講兩性關系的電子書和視頻課程。但是現在快滿一個月了,我和男朋友關系沒有變好,反而即將分手了。冷靜下來想想,當初不應該相信戀愛課程。因為是我自己在這段戀愛關系中,也是我最了解男朋友的性格。老師給出的建議只是針對大多數人的情況,都是技巧性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實際問題,像是性格、家庭,還是無法解決。”
隨后,記者聯系了李小曼報名的那家戀愛網站,對方表示他們規模不大,因此主推一對一戀愛咨詢。據該網站的老師介紹,付費報名的學員平均每月有120位,不同的服務收費在4000元至20000元之間。按此計算,該網站每年流水也有上千萬元。
竟把“房產證上寫名”作為成功標志
記者在網上也搜索到大量的戀愛課程,最初大多數戀愛課程面對的是男性,教男性提高情商。如今,專門為女性解決戀愛問題的課程也越來越多,某知名網紅培訓師的微博粉絲數已達到三百萬。針對不同性別的戀愛課程,也有很多差異。據新浪微博網友爆料,有戀愛導師把男性學員帶到豪車或高級酒店前拍照,批量生產照片,配好文案,讓學員發到朋友圈。而面對女性的戀愛課程,更側重于怎么讓男性為自己花錢,上述知名網紅培訓師竟然在回復她的女性粉絲時,經常把“男方買房,在房產證上寫名字”作為成功的標志。
《北京晚報》記者發現,在北京大學的學生中,也有不少戀愛課程的粉絲。
被戀愛課程“Chic”冠名的微信群中,都是北京大學的在校學生和畢業生。群成員雅雅告訴記者,“目前不少培訓課程比較偏向男權,教女性怎么展現弱勢、怎么服從男性思維去達到某種目的。而Chic更西方化,強調女性本身的價值和自由。”
該微信群的創建者楊鏑菲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她告訴《北京晚報》記者,一開始這是一個美妝群,后來和一家戀愛網站合作,話題也漸漸轉變了。在這個微信群中,群成員們討論的話題很廣泛,既有怎么處理戀愛關系,也有怎么處理現代女性在職場、家庭中遇到的問題。她們有時會分享關于婚姻的法律講座。也有人報名參加付費的戀愛課程。記者發現,上面付費課程除了搭訕、了解男性心理之外,還有提升職場技能、提高邏輯力、學習舞蹈提升女性魅力等。
追問
戀愛課為什么吸引“屏一代”?
為什么會出現戀愛課程?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劉謙表示,“這是我們所處的世界越來越技術化和市場化的一個表現。這些課程實際上是把我們戀愛過程用技術手段進行切分。我們常說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這些戀愛課程的合理性在于有人會有這樣的需求。”
“但也需要質疑的是,這難道真的是我們和另外一個人建立親密關系的終極意義嗎?戀愛,難道就是怎么去擁有一段短期關系?怎么在房產證寫上自己的名字?我認為并不是這樣。而市場的魔力在于敏銳捕捉人們的痛點,去滿足它、甚至有意去擴散或炫耀,以帶來商機。這樣,就不乏目的與手段的混淆、短期效益和長期效果的抵牾。這時,更需要我們去更認真地叩問自己的真正需要是什么。而年輕人恰恰處于有限的人生經驗和無限的可能性之間所形成的巨大張力之中。特別是婚戀這種關乎生活整體安排、情感安頓等根本性人生課題,年輕人很難對自己的深處需求有著穩定的評估,于是更容易被市場的引導帶走。看到有這樣的課,戳到了痛點,試試看吧,也許是這樣的心情吧。”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家庭與性別研究室副主任馬春華表示,戀愛課程更多是起到“工具”的作用。“可能確實是有一些人,因為性格或者別的因素,不擅長和人交往,這些工具性的課程在早期接觸或剛剛開始談戀愛時,可能對于當事人有幫助。但是親密關系還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上的,婚姻更是牽涉到雙方的家庭,這些工具性課程能夠起到的作用就有限了。”
“80后、90后的年輕一代,出生或成長在觸屏時代、網絡時代,人際之間的交流更多是線上,習慣的也是虛擬空間中的接觸,正如人們笑談的,兩個人面對面坐著,卻用微信聊天。這些可能削弱了他們在現實世界中面對面交往和溝通的能力,而這些都是建立親密關系不可缺少的能力。因此,才會有年輕人希望通過這些課程獲取這些能力,特別是在他們擇偶過程中處處碰壁的時候,在他們面臨父母親人逼婚的時候,這可能也是這些戀愛課程出現的原因。”馬春華說。
警示
存在法律風險
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的陳光律師提醒年輕人,報名戀愛課程需要警惕其中的風險。“現在對于PUA,或者說戀愛課程。沒有一個科學評價體系,涉及道德、法律等社會問題,還是一個亂象叢生的階段,沒有科學的理論體系來支撐。那些搭訕的招兒,如果使用的不好,可能違反治安管理法,甚至是刑法,如尋釁滋事。對開設這些課程的人,也應當進行背景備案。他是否有不良嗜好,是否有吸毒、強奸或者性騷擾的前科劣跡,得有一個門檻。如果教課的人本身存在問題,就有很大風險了。”
另外,交納學費較高時,也應當提高警惕。“正常的程序來講,雙方都應該先看合同。作為消費者,如果你對其中有的格式條款不滿意的話,可以要求修改,或者簽訂補充協議。在合同訂立上,應該盡量細化,明確服務次數和服務時間以及什么情況下能退款,退款能退多少。對合同主體,必須得審查。簽訂合同的主體和收款賬戶,必須一致,不能打給無關的第三方,否則維權會很困難。另外,盡量跟對方索要發票。”
陳光律師建議大家遇到戀愛問題,盡量去有資質的心理咨詢機構。因為咨詢內容涉及個人隱私,在網絡上留下痕跡會有隱患,給咨詢者帶來不可控的影響和風險。謝宇航J271
原標題:戀愛課上的“生意經”——年輕人本缺乏社交經驗求助情感導師風險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