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
新華網北京4月19日電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19日在新華網發表題為《彌合可持續發展籌資缺口》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2015年,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在可持續發展峰會上一致通過了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目標,致力于徹底消除貧困,同時促進經濟增長,保護環境以及增進社會包容性。
籌資對于實現這一遠景至關重要。為成功落實這一系列目標,我們必須通過加強國際間發展合作等方式來調動額外的公共和私人資金資源,并以投資高質量的彈性基礎設施為努力的核心。
聯合國承諾向各國提供所需的支持。2015年正式通過《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之后,由聯合國協調近60個聯合國機構和相關國際機構而成的機構間工作隊正致力于提供關于全方位籌資問題的最新分析。
該工作隊近期出版的2018年《發展籌資:進展和前景》報告回顧了最新的發展趨勢,并提供了具前瞻性的政策建議。該報告闡述了以下幾個核心觀點:
首先,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巨大籌資需求需要強大的國際間合作以支撐。官方發展援助提供者應履行其作出的承諾、尤其是針對脆弱國家作出的承諾。同時,發展中國家間合作可對此加以輔助。報告對南南合作、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南南合作的規模逐漸擴大表示特別歡迎。以“一帶一路”為例的各種倡議也為國際一體化及合作提供了關鍵推動。
其次,國家和多邊開發銀行能夠支持各國政府、并為實現兼具成本效益的高質量投資提供籌資。開發銀行還可助力于各國開發可復制和可擴展的基礎設施項目,并幫助政府機構在選擇、準備和交付投資項目方面進行能力建設。同時,他們也應當幫助國家降低投資風險,并支持其建立具競爭性的商業環境。諸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新機構的建立已逐漸釋放急需的新基礎設施融資。
再次,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應積極推動基礎設施渠道和項目,幫助設立長期遠景,克服孤立思維,并將社會和環境影響納入總體考量。顯而易見的是,當今的投資決策將鎖定未來至2030年甚至之后的發展走向。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5年間,針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激增了六倍。該積極跡象表明,各國正在加大引導對可持續發展的投資。中國一直致力于大力推動這一趨勢,自2013年以來更是在可再生能源投資領域領跑全球。
與此同時,投資的緊迫性及其規模需要調動所有可利用的資金資源,但就如何分配公共和私人資源的角色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爭議。公共、私人和混合融資是相輔相成的,各自具備不同的目標和特性,使其適用于不同的情境和行業領域。例如,私人融資對那些能夠產生足夠投資回報的行業最有可能是合適的,如能源行業;而衛生投資將大部分由公共資金支持,因為這些投資有利于社會,并難以僅僅從用戶收費中收回成本。盡管如此,公共政策及行為仍應作為主要推動力、確定相關工作的優先任務。高效和負責任的公共投資也可以解決公平及社會包容性問題。
最后,對額外公共和私人投資的迫切需求可能會導致債務水平上升。這就要求不斷加強關于債務報告的透明度,并謹慎管理債務風險,以避免發生新一輪的債務危機和經濟崩潰。該報告指出,對基礎設施和生產能力的投資可帶動經濟增長,從而加強債務的可持續性。該報告同時呼吁,在債務可持續性分析中應盡量多考慮這些積極影響。主要國際組織正在逐漸接受且逐步審查其債務可持續性評估,以將公共投資對增長動態的影響納入考量。
綜上所述,籌資毫無疑問是落實我們全球發展議程的關鍵手段。我們不僅需要調動更多資金資源,同時必須將其更有效地利用、并引導入有助于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為此,近期出版的發展籌資報告為各國領導者、監管機構及其他籌資利益攸關者提供了關于具體行動的豐富選擇。
雖然全球各國似乎尚有足夠時間于2030年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然而我們之前的目標設定經驗表明,果決的早期行動至關重要。除非此刻我們立即采取行動,否則依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可能會讓那些最貧窮的國家及數百萬人掉隊。我們知道如何消除貧困并創造一個更公平、更可持續的世界,但我們必須立即采取行動才能將其付諸現實。中國已在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在內的眾多領域領跑全球,其持續的領導力將對于實現我們的全球目標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