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充分釋放創新潛能——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之三
5月30日,全國科技工作者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節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中,努力激發創新活力,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強化整體效能: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堅持問題導向,指出當前我國科技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我國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長王曦院士對此深有感觸。他說,科技體制改革要為科學家“松綁”。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既要營造尊重、相信科學家的氛圍,也要營造寬容失敗的環境,在科研項目決策中讓科學家更有發言權。
2015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出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43條改革任務,目前已完成110多條。
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看來,我國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下一步的關鍵,是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近年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發展,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
提高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中科院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主任郭雷院士認為,這項工作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對不同創新主體進行科學分類和定位、精準評價和激勵;另一方面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在完善創新鏈條和搭建合作協同平臺等方面持續用力。
激發原創積極性: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
“海歸”武隨平是廣東一家科技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創業初期,政府為科研團隊提供政策上的大量支持,幫助解決了許多“瑣碎的事情”。“這樣讓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發中,能做出讓更多人受益的產品。”武隨平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市場真正在創新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未來我們要進一步推動企業成為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
“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
“兩院院士大會上,當習近平總書記講到這里時,現場響起了熱烈掌聲,反映出大家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共鳴。”中科院副院長侯建國院士說,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新時代更要有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勇氣,我們要在工作中加快對科研評價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解決問題的時間表。
“如果要求一個科研項目對未來5年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做出非常詳細的規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符合科研創新規律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倪懷瑋說,科研創新面臨很大風險,而現行科研體制有時管理不夠靈活,應進一步減少僵化監管,讓科學家把精力更多投入到踏踏實實的創新研究中,拿出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
提升產出效益: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激情和活力
心臟病學專家葛均波院士到以色列考察,發現當地三五個人成立一家企業,就能把科技成果變成產品、商品。“體系的建設非常重要。”葛均波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優化和強化技術創新體系頂層設計,明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創新主體在創新鏈不同環節的功能定位,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激情和活力。
“當前,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結合機制、創新型人才培養等領域的進展還需提速,以不斷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現產業化。”葛均波說。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近年來培育建設39家專業研究所,孵化創新型企業490多家,轉化技術成果2630多項。院長劉慶說,打通產學研各關鍵環節,新型研發機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功能定位、治理結構、管理職權等各個方面要做出全新的制度設計。“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建立起一套既激發科研人員緊迫感,又充分激發積極性、解放束縛的管理制度。”
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十分重要。工程管理專家陳曉紅院士結合自己的專業表示,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等新技術迅猛發展,對產業變革和管理創新提出了新挑戰。“作為工程管理領域的科技工作者,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發展偉業,在重大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