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列裝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殲-20的空軍某部,日前開展殲-20與殲-16、殲-10C新型戰機編隊協同戰術訓練,不斷探索提高殲-20作戰性能,為空軍新質作戰能力躍升提供有力支撐。
?
演練開始后,殲-20和殲-16、殲-10C三型戰機混編組成的作戰分隊展開突擊突防。殲-20利用自身態勢感知和隱身優勢,奪取制空權,隨后殲-16和殲-10C對地面目標實施遠距離精確打擊。
空軍某部飛行員何星:飛行員在通飛三型機的同時,利用它的優勢進行互補,讓每型飛機的優勢發揮到最長,讓我們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能力。
在多機型起降訓練中,殲-20和其他戰機完成訓練課目陸續返航,地面指揮員不再像以前那樣拿著話筒逐個指揮,而是讓戰機分別發送著陸順序,各型戰機依靠先進的機載技術在空中自行調整距離,依次著陸。
每一次戰機降落,任務規劃和技術保障工程師都會對飛行數據進行采集核對,并通過大樓據分析對訓練質量、做戰能力和裝備性能的發揮作出客觀評估,為戰法訓練創新和裝備改進提供技術支撐。
空軍某部工程師李俊:我們在大量的飛行數據當中挖掘價值,開發了很多系統,使這些數據高度融合。我們單位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戰試訓一體,空勤、地勤和技術干部隊伍高度融合,目的就是為了促進裝備的發展成熟和戰斗力的盡快生成。
從研發試訓到列裝作戰部隊形成戰斗力,從實戰實訓到展翅海空,殲-20見證了中國航空工業的飛速發展,承載了空軍飛行員投身新時代練兵備戰,提升新時代打贏能力的使命追求。
中國科學院院士、殲-20總設計師楊偉:我們真正要想實現和平,僅僅在家里守是不行的,一定要既具備守的能力,又具備攻的能力。而殲-20就是一個進攻性很強的武器,它是通過它的進攻性,然后得到我們整個戰場上的態勢的一種優勢,最終守衛我們的國家。
捍衛新時代空天安全,面對勇立科技前沿、搶占制勝先機的現時挑戰,這個部隊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三型新式戰機的改裝學習,同時他們深入探索戰機作戰編隊性能,為戰機后續改進提出科學建議。
空軍某部飛行員梁磊:面對練兵備戰的新要求,制勝空天的新使命,我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苦練精飛,飛出新戰機的最佳性能,飛出最大戰力,我們的眼界要投向更高更遠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