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雙方6月2日至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就兩國經貿問題進行了磋商。多位長期關注中美關系的專家認為,短短一個月內,中美先后在北京、華盛頓、北京三度磋商,雙方對此重視程度之高不言而喻;要守護反復磋商達成的成果,關鍵在于兩國恪守不打貿易戰這一前提,相向篤定而行。
華盛頓達成的共識迎來積極具體進展
5月15日至19日,中美經貿代表團在華盛頓進行“積極、務實、富有建設性和成果”的磋商,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了聯合聲明。
此次易邊再談,雙方就落實兩國在華盛頓的共識,在農業、能源等多個領域進行了良好溝通,取得了積極的、具體的進展,相關細節有待雙方最終確認。
“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美經貿磋商能夠取得積極具體進展,不僅對兩國是好消息,對全世界也是如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說,此次磋商是對華盛頓共識的細節落實,說明中美經貿關系還處在正常軌道上。
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戰略經濟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告訴新華社記者,眾所周知,此次磋商前,美方釋放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中方保持理性克制,在堅守始終一貫立場的同時充分展現誠意,這也是磋商能取得積極具體進展的關鍵因素。
在華盛頓的聯合聲明中,雙方同意有意義地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對于此次磋商在農業、能源等領域取得的進展,專家認為這是互利共贏的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說,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擴大清潔能源進口是優化能源結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有需求,美國有潛力,中美能源貿易是共贏的。”
在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于露看來,擴大中美兩國在農業領域的貿易合作,既可以豐富我國百姓餐桌,又將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中美兩國的企業和人民都將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既定節奏不會變
中方3日就此次中美經貿磋商發表聲明指出,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是中國的國家戰略,我們的既定節奏不會變。
“既定節奏不會變,一個重點就在‘既定’上。”張宇燕認為,也就是說,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不是臨時起意而為之,更不是身不由己而為之,而是基于自身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主動抉擇。
今年以來,從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到幾天后將舉行的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再到今年11月即將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改革開放”“擴大內需”始終是其中的關鍵詞。
“既定節奏不會變,并不是說中國要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說,“而是說中國對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有著長遠規劃和考量,堅持從高質量發展的標準和實際出發,牢牢把握節奏。”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注意到,中方聲明中提到,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中國愿意從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增加進口,這對兩國人民和全世界都有益處。
“可以看出,中國不僅踩著自己的節拍擴大開放,還面向全世界實行非歧視的開放政策,這里面蘊含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切意涵,充分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氣質與擔當。”張燕生說。
深化磋商首先要夯實不打貿易戰這個前提
中國有句古話:人無信不立。在上一輪華盛頓磋商中,中美雙方都確認,不打貿易戰。這是中美經貿磋商得以存在乃至延續的基本前提。
然而,在此輪北京磋商前,美方發出了一些“噪音”“雜音”。中方在聲明中明確指出,中美之間達成的成果,都應基于雙方相向而行、不打貿易戰這一前提。如果美方出臺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這是必要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張燕生說,如果美方反復折騰,對中國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那將徹底顛覆磋商成果的基礎,那么磋商也就失去了任何意義。
屠新泉認為,事實上,中方的態度始終沒有改變,既不戀戰,也不懼戰,盡最大努力避免貿易戰、維護中美關系的大局。“美國也應該有大局觀,采取切實努力把共識轉化為行動,用長遠的合作的眼光對待中美貿易問題。”
“中美經貿發展只有相向而行,才能創造更多機會,在共贏格局下為兩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帶來福祉。”李永說,“貿易戰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傷害。以傷害大小評判輸贏勝負,是不符合當今世界潮流的落后思維。貿易戰的溢出效應,還會傷及無辜的其他國家。”
專家認為,中美經貿磋商成果來之不易,不希望看到這些成果付之東流,希望美方同樣珍惜,以積極共贏的態度解決雙邊貿易關切,這將不僅有利于中美兩國,也有利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