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在人民大會堂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舉行會談。會談后,兩國元首還共同接見了中哈首部合拍電影《音樂家》主要演職人員并觀看電影片花。
《音樂家》為何如此受重視,這部電影的“看頭”又在哪里?
先來組劇照感受下:
想不想去電影院一睹為快?別著急,電影眼下雖然還沒上映,但,本文結尾送彩蛋哦!
影片《音樂家》講述的是被稱為“人民音樂家”的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一段歲月。
1940年5月,冼星海受中共中央秘密派遣化名“黃訓”與導演袁牧之等人從延安前往蘇聯,為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做后期制作。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影片制作被迫中斷,冼星海由于回國受阻輾轉來到阿拉木圖。
初到阿拉木圖,冼星海居無定所,貧病交加。哈薩克音樂家拜卡達莫夫在音樂廳遇見無家可歸的冼星海,把他接到家中安頓,為他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家。
在阿拉木圖,冼星海創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戰》《滿江紅》等著名音樂作品,并根據哈薩克民族英雄阿曼蓋爾德的事跡創作出交響詩《阿曼蓋爾德》,激勵人們為抗擊法西斯而戰,受到廣泛歡迎。
你可能還不知道,這樣一部感人影片的創作靈感是來自于習近平主席講述的故事。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首次訪問哈薩克斯坦。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他講到了冼星海與拜卡達莫夫在戰爭年代結下患難之誼的感人故事。
據《音樂家》總策劃和出品人、閃亮影業董事長沈健介紹,《音樂家》的創作靈感就來自習近平主席的那場演講。當他向哈方提出這一合作想法后,立刻得到對方積極響應與支持,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還專門為此作出批示。
《音樂家》劇照。
還有一點值得敲黑板:這是中哈兩國首次合作拍片。
去年6月8日,習近平主席訪哈期間,在兩國元首的見證下,中哈雙方簽署了《中哈合作拍攝電影協議》。當天,作為該協議啟動項目,《音樂家》開機儀式在阿斯塔納舉行。
《音樂家》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和主演別里克·艾特占諾夫(右)。
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在此次訪華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還不忘提到這部電影:
作為首部哈中合拍片,《音樂家》是哈中電影界成功合作的典范,有助于深入挖掘兩國人文合作的巨大潛力。
哈薩克斯坦文化體育部長阿雷斯坦別克·穆哈梅季烏勒去年親自為《音樂家》開機揭幕。在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他是這樣說的:
習近平主席去年訪哈期間與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共同見證電影合拍協議的簽署,那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
冼星海是在哈薩克斯坦乃至全世界備受尊敬的音樂家。在阿拉木圖有一條以冼星海命名的大街,他住過的地方被建成故居博物館,他的很多作品在劇院和音樂廳反復上演……聽說哈中要合拍關于冼星海的故事片時,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給予了很大關注,提出了很高要求,因為這段歷史值得受到重視。
我們要向兩國民眾以及全世界展示這部影片,因為哈中兩國的友誼值得被歌頌。
《音樂家》還向我們展示了,在最艱難的時候,友誼和信任可以幫助你度過最大難關。當片尾打出字幕‘謹以此片獻給中哈永遠的友誼’時,我相信觀眾一定會像我一樣感到心潮澎湃。
7日下午,《音樂家》劇組在北京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說:
提起冼星海大家都知道,但是他在哈薩克斯坦的這段經歷卻鮮為人知。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創作了很多曲子,至今仍在當地廣為流傳。這段珍貴的歷史讓人感動,兩國年輕人應該記住這位偉大的音樂家,記住這段偉大的友誼。
《音樂家》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和主演胡軍(左)。
主演胡軍也分享了與哈方演員合作的感受:
這是我第一次與來自哈薩克斯坦的演員合作,雖然語言不通、習慣不同,但我們在慢慢磨合中合作得很愉快。
這次合作讓我感受到,中哈友誼根植在兩國民眾心中。拍攝的時候,哈方演員很照顧我,我們如今也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很看重緣分,希望以后有緣可以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