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78文化·生活·藝術——‘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民俗收藏展”將在上海文藝會堂展廳拉開帷幕。展覽以一個改革開放同齡的上海小囡的視角為切入點,用10多個真實場景的720多件展品,記錄下40年成長道路中的閃亮瞬間,折射上海這座城市的滄桑巨變。圖為公用電話牌藏品。
石庫門弄堂場景里的宣傳報欄里,展出了三份拉開改革開放序幕的報刊文獻。1977年5月11日,《光明日報》頭版以“本報特約評論員”署名刊登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年5月12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最早轉載了這篇文章。這篇6000余字的文章掀起了全國范圍內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拉開了中國思想解放的序幕,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這三份報紙就在此次展覽中悉數展出,十分罕見。
展出的“塑料四國大戰棋”
擁有“36只腳”的人家,在以前可以說是大戶人家了
國內算盤收藏第一人陳寶定提供收藏的“宮廷包金式木質算盤”等
晶體管收音機
改革開放初期的英雄鋼筆
部分中學的?;?/span>
紅雙喜乒乓球及球拍
公交票夾
公交車票、月票等
75歲的民間收藏家胡申南向記者展示他與妻子的結婚照
“老八股”股票回憶,開啟了國內的股票先河
外匯兌換券,上面的中國銀行是郭沫若書寫的
第一代任天堂紅白機、電子寵物機
暴露年齡的9.8元磁帶區域
“網絡收藏家”陳旸還拿出了年少時收藏的“小浣熊干脆面”水滸英雄傳108將——他集齊了其中的107張
90年代的通訊設備“大哥大”
上海地鐵一號線開通紙質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