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世界杯四分之一決賽中,僅存的兩支南美球隊巴西隊和烏拉圭隊遭到淘汰。這意味著自2006年以來,世界杯四強首次全部被歐洲球隊占據。世界杯為何成了“歐洲杯”?歐洲列強為何能夠甩開南美勁旅獨領風騷?這個問題需要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角度來尋找答案。
宏觀角度來說,歐洲經濟社會相對長期穩定發達,這保證了他們的青訓體系不斷完善,如果把歐洲的青訓體系看作是培養優秀選手的“工廠”,那么這些“工廠”可以成批地、標準化地“生產”各個位置上的青年才俊。以法國隊為例,強大的青訓體系下,各個位置都人才濟濟,登貝萊、門迪這樣的球員都很難獲得上場機會,歐洲球隊的體系優勢著實讓人羨慕。
看看法國隊在八分之一決賽中淘汰的阿根廷。2001年阿根廷爆發金融危機并陷入債務違約,此后經濟始終難以恢復元氣。今年4月下旬以來,阿根廷貨幣比索對美元匯率不斷走低,今年以來比索的貶值幅度已超過50%。匯市風險誘發通貨膨脹和資本無序流動,導致經濟社會不確定因素增多。這些因素折射到足球層面上,勢必對球隊的世界杯成績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經濟社會不穩定因素意味著優秀球員很難成批涌現,只能依靠不世出的天才偶爾閃光為國家隊增光添彩。通過這屆世界杯人們明顯看到,世界足球運動發展變化的新形勢下,僅依靠個別一兩位球員就想取得好成績的越來越難。這使得南美球隊在與歐洲球隊的競爭中愈發處于劣勢。
中觀層面來看,歐洲始終是現代足球底蘊最深、氛圍最好、職業聯賽發展最完善的地區,歐洲球員從小就在濃郁足球氛圍、先進足球理念和科學訓練模式下成長。與南美球員相比,他們擁有著更好的團隊意識,更愿意為團隊的“大我”而犧牲“小我”,能更穩定地發揮技戰術水準。這讓歐洲球隊在競爭中更具優勢。
除了貝利帶領的巴西隊之外,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南美球隊能在歐洲奪得世界杯冠軍。俄羅斯雖然地處東歐,對歐洲球隊來說也算是占據了主場之利,無論是飲食還是氣候,總是相對接近的。“天時地利人和”,如此看來世界杯在四強階段成為“歐洲杯”也并不意外。
從微觀角度來說,世界杯之所以成為“歐洲杯”,我們不能否認“簽運”的力量。俄羅斯世界杯小組賽期間“寒風”勁吹,導致各組種子隊風波不斷,衛冕冠軍德國隊的出局使中北美勁旅墨西哥隊成為小組第二進入了上半區,在八分之一決賽中直接上演和巴西隊的“美洲內戰”。而上屆亞軍阿根廷在小組賽磕磕絆絆,最后時刻才以小組第二晉級,來到了上半區不幸提前與才華橫溢的法國隊相遇。
在下半區,隨著哥倫比亞在八分之一決賽中點球被英格蘭淘汰,整個下半區徹底淪為“歐洲內戰”。上半區的法國和比利時隊在把大力神杯留在歐洲的問題上功不可沒:法國接連淘汰阿根廷、烏拉圭,比利時擊敗日本隊和奪冠熱門巴西隊。就這樣,歐洲球隊在半決賽階段順利完成會師。
歐洲球隊在世界杯八強中占據六席,對四強完成“壟斷”有運氣,但偶然中也有必然。球員個人能力不足,可以通過整體性的打法和科學的戰術體系去彌補,而過分依靠球星個人能力解決問題的踢法則并不保險,勢必會讓南美球隊在與歐洲強隊的交鋒中漸落下風。
世界杯結束了,“歐洲杯”開始了。南美足球需要重新審視與歐洲足球的差距,對癥下藥,迎難而上。否則,今后人們可能將越來越多地看到淪為“歐洲杯”的世界杯。
新華社記者姚友明朱翃韋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