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向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發出的信號。”在美國不斷發動貿易戰、四處樹敵的背景下,日本和歐盟的一次親密握手讓美國輿論倒吸一口涼氣——日本與歐盟17日在東京簽署“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這被認為是世界迄今達成的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日歐圍繞EPA談判已久,雙方在美國貿易保護大行其道,并將兩者都列為靶子的形勢下快速達成協議,不能不令美國精英有所觸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日歐取消貿易壁壘與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形成鮮明對比。《華爾街日報》感嘆,日歐跨越美國達成協議,“將美國企業留在寒冷中”。
日歐“聯手”能牽制美國嗎?在分析人士看來,由于實力差一截,雙方再怎么“聯手”也抵消不了美國單邊主義造成的破壞;而且,作為美國的兩個傳統盟友,它們更多是在被動防御,而非主動對抗,它們更期望“老大”能夠回心轉意。問題是,如果“老大”鐵了心“美國優先”下去呢?
日歐17日簽署EPA后,美國媒體紛紛投來警惕的目光。彭博社稱,日本和歐盟達成貿易協議,減少商品和服務流動壁壘,抗衡美國保護主義。《華盛頓郵報》稱,日歐雙方領導人簽署協議講話時,并未提及特朗普的名字,但是他們并沒有掩蓋他們的想法,這凸顯特朗普的做法拉近了歐洲和日本。
“該協議向美國政府發出強烈信號”,CNN援引一名分析人士的話稱,作為美國兩大貿易伙伴,歐盟和日本都看到消除壁壘、降低關稅的利好,而非提高關稅。日歐簽署的龐大自貿協定,將削減或幾乎取消所有商品的關稅。該協定覆蓋6億人口,幾乎占全球經濟的1/3。在當前保護主義威脅日益加劇之際,這是對全球貿易體系的一次重大背書,與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形成鮮明對比。
日歐簽署的EPA還需經過雙方立法機構批準,有望在2019年3月生效。“跨越美國的交易”,《華爾街日報》以此為題刊發社論稱,上周,特朗普稱歐盟是貿易“敵人”。現在歐盟和日本達成了協議,“將美國企業留在寒冷中”。這一談判拖延數年,但特朗普的保護主義促使雙方達成協議,表明貿易自由化將越來越多地繞過美國。對特朗普來說,最大的影響將是制造業。除了取消關稅,日歐協議還將統一標準,并取消非關稅壁壘。隨著美國提高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關稅,其作為制造基地的吸引力將下降,美國供應商將被排除出供應鏈。
美國Quartz新聞網站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也促使歐盟和中國走得越來越近。在訪問東京之前,歐盟領導人在北京簽署關于貿易、投資和知識產權規則的聯合聲明。《華爾街日報》稱,世界其他地區將從更自由的貿易中受益,而美國企業與消費者則將蒙受損失。
日歐輿論也將EPA視為對美國的牽制。德意志廣播電臺18日形容,這是歐盟自強的一步。文章稱,特朗普的歐洲之旅,讓歐盟明白,必須更加獨立,更加強大。歐洲已經對特朗普政府沒有幻想。德國《經濟新聞報》稱,歐盟和日本都是美國最緊密的盟友。雙方的協議似乎是對超級大國的一種“背叛”。現在,歐盟和日本就像長大的成年人,要自強,對抗武斷的家長。歐洲人現在必須采取行動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日本《產經新聞》18日分析稱,日本很早就向歐盟提議簽署EPA,但是歐盟一直表現出慎重態度。現在在特朗普政府推行保護主義的壓力下,歐盟迅速調轉船頭和日本結成伙伴關系,這是利益所致。《日經亞洲評論》稱,EPA有望為自由貿易努力注入活力,美國在全球走向多邊主義的過程中被冷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目前,美國退出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日本和中國等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都在談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