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組按】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通令,給3名個人記功。
給海軍工程大學某研究所所長、教授肖飛記一等功。
給原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部熱帶醫學教研室主任、教授潘衛慶,火箭軍原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兼研究員肖龍旭記三等功。
讓習近平記功的這三名軍人,都有何過人之處?學習小組搜集整理了一些資料。
肖飛:為戰艦裝上中國心
肖飛,1977年生,現任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入選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拔尖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2016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先后3次榮立二等功。
作為馬偉明院士創新團隊核心骨干,肖飛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重大裝備研制等10余項重大科研項目,取得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多項達到或超過歐、美、俄等發達國家水平,使我國在多個新興領域、學術前沿一舉實現“彎道超越”。
參與研制成功的多型新型發供電機系統,已用于我國現役、在研的所有新型艦船,為我國艦船供電系統的標準化、模塊化提供了核心支撐;
參與研制成功的艦船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將全面實現我國艦船動力從傳統機械方式向綜合電力方式的革命,實現我國艦船動力從技術落后到反超領先國外一代的重大跨越;
國際上首先提出并研制的直流區域變配電分系統成功應用于我國新型艦船和某島礁風光儲一體式發電站建設;
在國內首次研制成功的2兆瓦級直驅式風力發電用電力電子變流器系統,打破了該領域被國外產品壟斷的局面,每年為國家節約采購經費約10億元人民幣。
潘衛慶:破解寄生蟲病的全球性難題
潘衛慶,1957年生,漢族,中共黨員,歸僑。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解放軍總后勤部“科技銀星”獲得者,入選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原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部熱帶醫學教研室主任、教授。
2017年,潘衛慶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瘧疾、血吸蟲病等重大寄生蟲病防治關鍵技術的建立及其應用”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大會上受到表彰。
瘧疾、血吸蟲病等重大寄生蟲病主要流行于經濟和衛生條件落后的農村和偏遠地區,對健康危害大,產生的社會影響大。創新診治技術是當前我國乃至全球寄生蟲病防治的重大技術需求。
潘衛慶教授團隊長期以來緊緊圍繞“瘧疾、血吸蟲病等重大寄生蟲病防治關鍵技術研究”這一主攻方向,創新建立了寄生蟲病防治技術研發體系,發現了一批與診斷與疫苗相關的關鍵分子,研制了瘧疾、血吸蟲病、肝吸蟲病診斷技術,產品獲國家批準注冊和歐洲CE產品認證;
同時,建立了寄生蟲病疫苗研發技術體系,并在瘧疾等重大寄生蟲病的疫苗研發中進行應用;
相關成果在云南、廣東、江西和湖南等地疾控機構廣泛應用,部分已推廣到非洲和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對有效防控寄生蟲病流行這個全球性難題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該項目獲國內外專利16項,在《柳葉刀-傳染病》等雜志發表SCI論文100余篇,解決了寄生蟲病疫苗研發中關鍵技術問題,顯著提升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整體研究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肖龍旭:火箭軍的“科研英才”
肖龍旭,1962年生,中共黨員。現任火箭軍原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兼研究員。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2項,國際發明專利、發明金獎等12項。多次參加全軍重大演習并作出重要貢獻,顯著提升了武器裝備的作戰使用效能,促進科技進步和戰斗力生成。第三屆中國優秀青年科技創業獎獲得者。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作為聞名全軍的“科研英才”,肖龍旭一次次捧回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項,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全軍十大學習成才標兵,榮膺當代發明家稱號。
火箭軍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近年來火箭軍每年都有1000余項科技成果問世,其中90%以上得到推廣應用。這些成績的取得,與肖龍旭等軍事科研人員們的努力密不可分。
綜合自《解放軍報》、第二軍醫大學官網、新華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