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大數據社會服務管理局12345民情通服務熱線辦公區域。(每日甘肅網記者韋德占/攝)
在全球信息化趨勢的推動下,智慧城市正在成為世界范圍內城市現代化的戰略途徑。
7月20日上午,由每日甘肅網和蘭州市委網信辦組織的“2018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網絡大V甘肅行”采訪團走進蘭州市大數據社會服務管理局。此時,12345民情通服務熱線辦公區域大屏幕上的條形數據圖清楚地匯總了截至當天上午10點,12345民情通服務熱線受理的政府公共服務類問題共計487件,其中城市管理類和公共交通類的問題最多,達到了226件。
民情受理處處長王慎介紹截至今天上午10點12345民情通服務熱線受理情況。
民情受理處處長王慎介紹說,“受今天早晨降雨的影響,所以目前來看市民的問題反映都集中在這兩項,對于市民反映的辦件,我們積極聯合市效能辦,以現場督辦或電話督辦的方式督促解決。截至早上十點半,市民通過12345熱線反映路面積水訴求件26件,主要集中在七里河(15件)、安寧(11件)轄區范圍內,已全部按照緊急件受理流程轉至區縣處理。”
被越來越多蘭州人所熟知的12345民情通服務熱線,統一受理市民在公共服務、生活服務和政府服務方面的230大類266項咨詢、求助、投訴和建議。接到電話后,工作人員會及時轉辦交辦到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并限定時間、限定標準及時辦結,按時回復并反饋。按辦件緊急程度分為一般件和緊急件,一般件在5個工作日內向市民答復,緊急件則要在1個小時內向市民進行答復。先后整合全市48部語音服務熱線,通過“受理、轉辦、辦理、督辦、回訪”的閉環工作流程,實現了全市94家單位“一號受理、一鍵轉辦和100%回訪”,24小時全天候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與此同時,蘭州市搭建的12345民情通微信服務平臺,在全蘭州三縣五區的街道社區政居務大廳都設有二維碼公示牌,市民只需掃描二維碼,關注12345民情通微信服務平臺,就可以享受微信平臺提供的便捷服務。
5年來,熱線已經得到了市民的充分認可,熱線接通率、市民滿意度逐年上升。截至目前,熱線日均接通率達90%以上,日均受理訴求達2000余件,各類訴求受理總量近300萬件。越來越叫得響的“12345”,已成為及時服務群眾、掌握社情民意、暢通群眾訴求、有效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感情線”“連心橋”和“穩壓器”。
近年來,蘭州市深入貫徹國家信息化、大數據發展戰略,緊抓“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機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及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為契機,著力構建政策制度“大規劃”、搭建信息基礎“大網絡”、匯聚共享應用“大數據”、深化政務服務“大應用”、保障信息網絡“大安全”、培育數據信息“大產業”,全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和信息化發展,創出了“互聯網+公共服務”的蘭州模式,連續兩年躋身全國智慧城市建設50強。
大數據信息惠民,群眾生活更便利,蘭州市大數據發展讓“云上蘭州、數字金城”與百姓漸行漸近。改革開放40年來,大數據這一新名詞從無到有,帶給人們的改變不僅僅是現代化便捷生活的變化,更是整個城市現代化數據變化的體現。讓數據跑路,讓群眾省心,蘭州的大數據發展正在以矯健的步伐,從多個方面演奏著現代化的信息之歌,云上蘭州、數字金城正在逐步形成,信息惠民讓越來越多人受益。
大數據的發展,對于百姓來說更多的是體會到民生的改變。近年來,隨著大數據的發展,蘭州市信息惠民工作亮點頻出,大數據社會服務管理局依托全國知名黨建惠民品牌“民情流水線”,在全國首創研發了三維數字社會服務管理系統,被工信部確定為國家信息技術社會服務管理行業標準,并已推廣應用到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交通擁堵指數發布平臺上線試運行,可通過對比分析、路況預測分析等功能,為交通建設提供數據支撐。建成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信用中國”(甘肅蘭州)網站上線。電子證照管理系統平臺使用范圍不斷擴大,實現了省、市平臺的數據信息共享,目前已梳理證照目錄118類,頒發電子證照69萬余冊。
改革的步伐,發展的號角讓很多新事物和應用而生,而在蘭州市,大數據產業集聚集群發展也是隨著時代的脈搏繼續加快推進步伐,智慧城市體驗、展示、發布等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數據枯燥,卻又如此重要。有人說:“數據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紀最為珍貴的財產。”西北一隅的蘭州,在不受地域限制的大數據時代初展手腳,在一些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創出了“蘭州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