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記者從河北省衛生計生委獲悉,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衛生計生委在總結2017年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試點工作的經驗和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的基礎上,決定啟動實施第二批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工作,共享項目增至20個,醫療機構擴大到155家。
經京津冀三地醫學影像質控中心組織專家對醫療機構開展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京津冀三地決定在第一批試行的17個共享項目基礎上再增加3個,包括胸部位立位攝影、腰椎正位攝影、腰椎側位攝影。
同時,經京津冀三地醫學影像質控專家對首批納入京津冀地區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試點醫療機構的復查,以及對申請納入第二批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醫療機構的檢查,2018年度京津冀地區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機構將在原有102家的基礎上,再新增53家,其中北京9家、天津10家、河北34家。
據介紹,根據《京津冀三地醫學影像檢查圖像資料共享指南(2018版)》,京津冀三地醫學影像質控中心將組織專家分別對轄區內擬參加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的醫療機構進行現場督導檢查,并依據《2015膠片標識評分表X線、CT、MR》《CT、MR細化評分表》《X線+CR細化評分表》進行量化評分和排名,符合要求的醫療機構方可納入京津冀地區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
京津冀三地要求,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加強有關政策的宣傳和貫徹、指導和監督,對開展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工作的醫療機構實施動態管理,建立退出機制。對不能滿足共享要求的醫療機構,督促其進行整改或取消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