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齡女性接種宮頸癌防治疫苗之后,是否就可以高枕無憂?
隨著二價、四價、九價HPV疫苗陸續上市,我國宮頸癌防治的“疫苗時代”已經到來。適齡女性接種疫苗之后,是否就可以高枕無憂?而不適宜接種疫苗的女性,該如何應對子宮頸癌高發的嚴峻形勢?在此,婦科專家為女性朋友指點迷津。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舉辦了“拒絕HPV,遠離宮頸癌——‘百合花’宣講義診活動”。在講座現場,宮頸科主任吳丹博士指出,宮頸癌是目前全身惡性腫瘤中唯一病因明確,且可以通過包括人乳頭瘤病毒(HPV)和液基細胞學檢查(LCT)等一系列篩查措施早期發現進而達到預防的癌癥,也是唯一有望通過疫苗接種實現一級預防的惡性腫瘤。
然而,無論是否接種了疫苗,女性仍應重視定期篩查。吳丹博士認為,由于宮頸癌早期和癌前病變階段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容易被絕大多數女性忽略,正規的婦科體檢以及HPV DNA檢測方法可以發現高危人群以及癌前病變,通過早防早治,讓更多女性遠離宮頸癌。
不是所有的HPV感染
都會進展為宮頸癌
研究發現,HPV的持續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全球99%以上的宮頸癌病例與其相關。HPV主要經性接觸傳播,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病毒感染,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可在體內潛伏很長時間。
年輕的性活躍女性HPV感染率最高,感染的高峰年齡在18-28歲,感染率可達40%以上。性生活過早、多個性伴侶、有不潔性交史的女性,攜帶HPV的風險最高。另外,男性包皮過長易藏污納垢、性伙伴多也會導致自身HPV感染率提高,通過性活動傳染給女性。因此,吳丹博士提醒廣大女性采取避免過早性生活、固定性伴侶、使用安全套等有效措施,適當運動,提高睡眠質量,增強機體免疫力,到正規醫院進行婦科咨詢,不要輕信所謂神仙水或沖洗液。她也呼吁男性注意個人性衛生,保護伴侶安全。
吳丹博士指出,盡管HPV是引發宮頸癌的元兇,但廣大女性大可不必談HPV色變,因為并不是所有的HPV感染都會進展成宮頸癌的。大多數感染者可在半年內通過自身免疫系統清除感染。只有10%-15%的人群因持續感染高危型HPV病毒可能發展為宮頸癌。已知的與女性生殖道感染相關的HPV病毒有130多種亞型,目前已經確定的有15種高危HPV病毒與宮頸癌有關,其中兩種感染率最高且致病風險最高的亞型——HPV 16和HPV 18,被證實可導致約70%的宮頸癌。
美國迄今為止最大型的子宮頸癌篩查注冊研究——ATHENA研究發現,相比沒有感染HPV的女性,攜帶HPV 16/18的女性發展為宮頸癌前病變的可能性高出35倍。還有一部分被視為“低危型”HPV,主要引起“生殖器濕疣”,常見的是HPV 6和HPV 11。
疫苗并非一勞永逸
定期檢測高危型HPV
隨著HPV疫苗在中國有條件批準,公眾對宮頸癌預防的重視程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根據2017年中國《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一級預防的主要措施是開展健康教育和適齡女性接種HPV疫苗;二級預防是對25歲及以上女性定期開展宮頸癌篩查、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與治療。
HPV 16/18型二價疫苗對宮頸癌的預防效率可以達到70%,四價疫苗在此基礎上多了HPV 6/11兩種低危亞型,同時能夠預防生殖器濕疣的發生。九價疫苗在四價的基礎上又增加了HPV31、33、52、58和45亞型,預防的覆蓋面更廣了。需要強調的是,目前HPV疫苗尚不能預防所有HPV高危和低危型別,因此,有性生活的女性,無論是否接種過疫苗都需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根據大量臨床研究結果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關于HPV疫苗的立場文件顯示,接種HPV疫苗后仍應定期進行高危型HPV檢測。對于青春期及生育年齡女性應做到篩查與接種并重,疫苗接種與否均需定期進行篩查;對于45歲以上的女性,更強調定期篩查的意義和重要性。
當HPV16/18型為陽性時,應立即轉診陰道鏡。當高危型HPV檢測結果為陰性時,5-10年內罹患宮頸癌的機會幾乎為零。
吳丹博士總結道,女性朋友需要提高宮頸癌預防意識,適齡接種HPV疫苗。同時要明白,注射疫苗是一道遠離宮頸癌的重要防線,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宮頸癌的早期篩查,不能百分之百預防宮頸癌。接種HPV疫苗之后仍需進行宮頸細胞學篩查及高危型HPV篩查,定期婦科體檢,做到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最大程度地防“癌”于未然。